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第一章 核孔蛋白质与植物抗病性 | 第10-16页 |
1 核孔蛋白质与核孔复合体概述 | 第10-12页 |
1.1 核孔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 | 第10-11页 |
1.2 核孔蛋白质的分类与作用 | 第11-12页 |
2 核孔蛋白质对核质转运和信号传导的影响 | 第12-15页 |
2.1 核孔蛋白质参与核质转运 | 第12页 |
2.2 核孔蛋白质影响信号传导 | 第12-15页 |
3 核孔复合体与植物抗病防卫反应的关系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水通道蛋白质与植物抗病性 | 第16-20页 |
1 水通道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 第16-17页 |
2 水通道蛋白调控活性氧运输 | 第17-18页 |
3 活性氧组分H202对植物抗病性的影响 | 第18-20页 |
下篇 研究报告 | 第20-60页 |
第一章 拟南芥核孔蛋白基因At1G13120的突变对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 | 第22-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30页 |
1.1 供试植物与菌株 | 第23页 |
1.2 抗性验证拟南芥核孔突变体的纯合性 | 第23-25页 |
1.3 九种核孔突变体的抗病性测定 | 第25页 |
1.4 PCR验证突变体Salk_120410的纯合性 | 第25-26页 |
1.5 生长情况的测定与比较 | 第26-27页 |
1.6 植株的激素处理 | 第27页 |
1.7 基因表达分析 | 第27-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7页 |
2.1 核孔突变体的纯合性验证及抗病性测定 | 第30-33页 |
2.2 拟南芥核孔蛋白基因At1G13120的突变影响生长 | 第33-34页 |
2.3 不同激素处理对At1G13120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4-35页 |
2.4 核孔蛋白基因At1G13120的突变影响PR1和PR2的表达 | 第35-36页 |
2.5 核孔蛋白基因At1G13120的突变不影响NPR1的表达 | 第36-37页 |
3 讨论 | 第37-40页 |
第二章 水通道蛋白质AtPIP1;4对拟南芥抗病性的影响 | 第40-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6页 |
1.1 供试植物与所用载体 | 第41页 |
1.2 拟南芥AtPIP1;4纯合突变体的筛选 | 第41页 |
1.3 拟南芥AtPIP1;4转基因植株的产生与鉴定 | 第41-43页 |
1.4 抗病性的测定与比较 | 第43-44页 |
1.5 过氧化氢含量检测 | 第44页 |
1.6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检测 | 第44-45页 |
1.7 药理学实验 | 第45-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7页 |
2.1 拟南芥AtPIP1;4纯合突变体与转基因过表达植株的鉴定 | 第46-49页 |
2.2 拟南芥AtPIP1;4影响对病原细菌Pseudomonas syringae的抗性 | 第49-51页 |
2.2.1 发病症状和菌含量比较 | 第49-50页 |
2.2.2 胼胝质沉积量比较 | 第50-51页 |
2.3 AtPIP1;4参与SA信号通路介导的防卫反应 | 第51-52页 |
2.4 AtPIP1;4不直接诱导拟南芥叶片中过氧化氢的积累 | 第52-53页 |
2.5 AtPIP1;4协助病原菌诱导的质外体过氧化氢转移进胞质内 | 第53-54页 |
2.6 接种Pseudomonas syringae不影响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 第54页 |
2.7 AtPIP1;4各基因型植株的药理学实验结果 | 第54-57页 |
3 讨论 | 第57-60页 |
全文总结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
合作研究情况说明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