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世界各国艺术概况论文--中国艺术论文

哈尔滨艺术学院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绪论第10-16页
    一、课题综述第10-13页
        (一)课题来源第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三)文献综述第11-13页
    二、研究范围第13-14页
    三、研究方案第14-15页
        (一)基本思路第14页
        (二)研究方法第14-15页
        (三)基本框架第15页
    注释第15-16页
第一章 建国初期艺术教育的改革第16-24页
    一、建国初期改革的时代选择第16-18页
        (一)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必然性第16-17页
        (二)建国初期的主流文艺思想第17-18页
    二、以“俄”为师的教育体制改革第18-20页
    三、近代黑龙江地区的艺术教育第20-22页
    注释第22-24页
第二章 哈尔滨艺术学院的规模初形第24-32页
    一、哈尔滨艺术学院的创建第24-26页
        (一)办学团队第24-25页
        (二)更名缘由第25-26页
    二、哈尔滨艺术学院的教学资源第26-29页
        (一)教学空间的筹建第26-27页
        (二)教材的主要来源第27-28页
        (三)教学资源的占有第28-29页
    三、哈尔滨艺术学院的体制建设第29-31页
        (一)办学模式第29页
        (二)管理结构第29-30页
        (三)课程设置第30-31页
    注释第31-32页
第三章 哈尔滨艺术学院的教学主体第32-48页
    一、哈尔滨艺术学院的教职员群体第32-40页
        (一)教师队伍的形成第32-34页
        (二)主要的教师成员第34-40页
    二、哈尔滨艺术学院的学生群体第40-44页
        (一)曲折的招生之路第40-43页
        (二)双向的教学培养第43-44页
    三、哈尔滨艺术学院的教学活动第44-47页
        (一)特色的新型课堂第44-46页
        (二)教师的教学特点第46-47页
    注释第47-48页
第四章 哈尔滨艺术学院的历史风骨第48-58页
    一、哈尔滨艺术学院的峥嵘岁月第48-53页
        (一)与“哈夏”之缘第48-49页
        (二)话剧团里的风光第49-51页
        (三)城市中的磐石第51-53页
    二、政治背景墙上的学术微光第53-56页
        (一)历史骤变第53-54页
        (二)办学成效第54-56页
    三、哈尔滨艺术学院的历史考量第56-57页
        (一)影响第56-57页
        (二)定位第57页
        (三)反思第57页
    注释第57-58页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第62-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4-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耿小的社会滑稽小说探析
下一篇:球形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荧光探针材料合成和生物相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