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缩略词表 | 第14-15页 |
符号与变量表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1页 |
1.1 研究目的与应用现状 | 第16-17页 |
1.2 路由认证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研究目标的重点和难点 | 第18-19页 |
1.4 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1.4.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成果 | 第19-20页 |
1.4.2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20-21页 |
第二章 SEND协议及IPV6协议概述 | 第21-43页 |
2.1 SEND协议简述 | 第21-35页 |
2.1.1 数据结构 | 第21-23页 |
2.1.2 邻居发现协议(NDP,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al)功能分析 | 第23-35页 |
2.2 IPV6协议扩展报头简介 | 第35-39页 |
2.2.1 IPv6报头 | 第35-36页 |
2.2.2 IPv6扩展报头 | 第36-39页 |
2.3 伪随机序列基本原理 | 第39-42页 |
2.3.1 伪随机序列概述 | 第39-40页 |
2.3.2 m序列与路由认证 | 第40-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SEND与IPV6协议安全机制分析 | 第43-55页 |
3.1 路由认证必要性 | 第43-47页 |
3.1.1 消息认证 | 第43-46页 |
3.1.2 身份认证 | 第46-47页 |
3.2 SEND及IPV6路由认证缺陷 | 第47-53页 |
3.2.1 典型安全威胁 | 第47-49页 |
3.2.2 安全防御机制 | 第49-53页 |
3.3 基于SEND的IPV6路由认证机制可行性分析 | 第53-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IPV6上应用SEND的新型路由安全机制 | 第55-67页 |
4.1 基于IPV6扩展头的路由认证概述 | 第55-56页 |
4.2 认证方案网络模型 | 第56页 |
4.3 节点预配置 | 第56-57页 |
4.4 路径认证算法 | 第57-62页 |
4.4.1 新增数据结构 | 第57-59页 |
4.4.2 认证算法描述 | 第59-62页 |
4.5 路径IP回溯算法 | 第62-66页 |
4.5.1 新添加报文格式 | 第62-64页 |
4.5.2 路径IP回溯算法描述 | 第64-65页 |
4.5.3 路径IP回溯算法流程 | 第65-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基于NS-3 的路由认证仿真 | 第67-93页 |
5.1 仿真平台介绍 | 第67-70页 |
5.1.1 Linux仿真环境 | 第67页 |
5.1.2 NS-3 仿真平台 | 第67-70页 |
5.2 仿真平台搭建 | 第70-71页 |
5.3 仿真体系 | 第71-75页 |
5.3.1 仿真目标 | 第71页 |
5.3.2 仿真网络拓扑 | 第71-72页 |
5.3.3 仿真环境和基本参数 | 第72-75页 |
5.4 仿真模块设计 | 第75-80页 |
5.4.1 伪随机路径认证扩展报头构造模块 | 第75-77页 |
5.4.2 认证消息模块 | 第77-79页 |
5.4.3 认证信息表建立模块 | 第79-80页 |
5.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80-92页 |
5.5.1 路由认证及通信数据传递可视化展示 | 第80-86页 |
5.5.2 Wireshark抓包结果及分析 | 第86-89页 |
5.5.3 伪随机路径认证时间开销 | 第89-9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93-96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93-94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00-101页 |
个人简历 | 第101-102页 |
附件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