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1.1 油品脱硫 | 第10-11页 |
1.2 脱硫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物理和化学脱硫 | 第11-14页 |
1.2.2 生物脱硫 | 第14-15页 |
1.3 纳米ZnO | 第15-22页 |
1.3.1 纳米ZnO脱硫剂 | 第15页 |
1.3.2 纳米ZnO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3.3 颗粒的表面改性及形貌、粒径控制研究 | 第17-19页 |
1.3.4 关于负载、掺杂的研究 | 第19-22页 |
1.4 介孔ZnO | 第22-23页 |
1.5 研究目的 | 第23-24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4-32页 |
2.1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4-26页 |
2.1.1 制备不同形貌ZnO的主要原料和仪器 | 第24-25页 |
2.1.2 不同形貌ZnO吸附脱硫剂性能评价的主要原料和仪器 | 第25-26页 |
2.2 不同形貌ZnO的制备 | 第26-27页 |
2.2.1 纳米ZnO/CNTs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6页 |
2.2.2 管状纳米ZnO的制备 | 第26-27页 |
2.2.3 针状纳米ZnO的制备 | 第27页 |
2.2.4 球状形貌的纳米ZnO | 第27页 |
2.2.5 纳米ZnO的制备 | 第27页 |
2.3 样品表征 | 第27-28页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27-28页 |
2.3.2 红外光谱测定(FT-IR) | 第28页 |
2.3.3 扫描电镜(SEM) | 第28页 |
2.3.4 透射电镜(TEM) | 第28页 |
2.3.5 BET分析 | 第28页 |
2.4 不同形貌ZnO吸附脱硫性能评价 | 第28-31页 |
2.4.1 脱硫性能评价方法 | 第28-29页 |
2.4.2 脱硫性能评价指标 | 第29-30页 |
2.4.3 JF-TS-2000型荧光硫测定仪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不同形貌纳米ZnO的表征测试 | 第32-46页 |
3.1 ZnO/CNTs复合材料 | 第32-35页 |
3.1.1 ZnO/CNTs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32-33页 |
3.1.2 ZnO/CNTs复合材料的XRD检测结果 | 第33-34页 |
3.1.3 混酸处理前后CNTs的扫描电镜结果分析 | 第34页 |
3.1.4 ZnO/CNTs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3.2 管状ZnO | 第35-38页 |
3.2.1 XRD检测 | 第36页 |
3.2.2 SEM检测 | 第36-37页 |
3.2.3 BET分析 | 第37-38页 |
3.3 针状形貌的ZnO | 第38-40页 |
3.3.1 XRD检测 | 第38页 |
3.3.2 SEM检测 | 第38-39页 |
3.3.3 BET分析 | 第39-40页 |
3.4 ZnO微球 | 第40-42页 |
3.4.1 XRD检测 | 第40-41页 |
3.4.2 SEM检测 | 第41-42页 |
3.4.3 BET分析 | 第42页 |
3.5 纳米ZnO | 第42-45页 |
3.5.1 XRD检测 | 第43页 |
3.5.2 SEM检测 | 第43页 |
3.5.3 BET分析 | 第43-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脱硫剂的脱硫性能评价 | 第46-56页 |
4.1 管状ZnO的脱硫性能 | 第46-48页 |
4.2 针状形貌的纳米ZnO的脱硫性能 | 第48-49页 |
4.3 ZnO微球的脱硫性能 | 第49-52页 |
4.4 纳米ZnO的脱硫性能 | 第52-53页 |
4.5 纳米ZnO/CNTs复合材料的脱硫性能 | 第53-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