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进水双泥法OAO工艺处理低C/N污水的试验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新的研究方向 | 第10-12页 |
第二章 脱氮除磷原理 | 第12-32页 |
2.1 物理法脱氮理论 | 第12-14页 |
2.1.1 氨气吹脱法 | 第12-13页 |
2.1.2 沸石脱氨法 | 第13页 |
2.1.3 膜分离技术 | 第13-14页 |
2.2 化学法脱氮理论 | 第14-18页 |
2.2.1 MAP沉淀法 | 第14-16页 |
2.2.2 化学氧化法 | 第16页 |
2.2.3 物化生化法脱氮 | 第16-17页 |
2.2.4 折点氯化法 | 第17-18页 |
2.3 生物脱氮法 | 第18-20页 |
2.4 新型生物脱氮理论 | 第20-24页 |
2.5 除磷理论与进展 | 第24-27页 |
2.5.1 化学辅助除磷 | 第24-25页 |
2.5.2 离子交换法 | 第25页 |
2.5.3 吸附法 | 第25页 |
2.5.4 生物法除磷 | 第25-27页 |
2.6 生物脱氮与除磷的矛盾 | 第27-28页 |
2.7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8-31页 |
2.7.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8页 |
2.7.2 AO工艺与多点进水OAO工艺 | 第28-29页 |
2.7.3 多点进水OAO工艺 | 第29-31页 |
2.7.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31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2-36页 |
3.1 试验装置 | 第32-34页 |
3.2 进水水质 | 第34页 |
3.3 污泥接种及培养 | 第34-35页 |
3.4 分析项目及方法 | 第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6-60页 |
4.1 硝化液回流比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6-39页 |
4.1.1 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4.1.2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7页 |
4.1.3 对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4.1.4 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8-39页 |
4.2 HRT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9-45页 |
4.2.1 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2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1-42页 |
4.2.3 对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2-44页 |
4.2.4 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 进水比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第45-48页 |
4.3.1 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2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3 对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7页 |
4.3.4 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7-48页 |
4.4 容积比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 第48-55页 |
4.4.1 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49-50页 |
4.4.2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0-51页 |
4.4.3 对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1-53页 |
4.4.4 对总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53-55页 |
4.5 温度去除效果 | 第55-58页 |
4.5.1 COD的去除效果 | 第55页 |
4.5.2 氨氮的去除效果 | 第55-56页 |
4.5.3 总氮的去除效果 | 第56-57页 |
4.5.4 总磷的去除效果 | 第57-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0-62页 |
5.1 结论 | 第60-61页 |
5.2 建议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