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结构抗震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1.3 弹塑性分析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1 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2 动力弹塑性分析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2 弹塑性分析法 | 第13-30页 |
2.1 静力弹塑性分析法 | 第13-27页 |
2.1.1 概述 | 第13-14页 |
2.1.2 静力弹塑性分析法的实施步骤 | 第14页 |
2.1.3 结构构件单元介绍 | 第14-16页 |
2.1.4 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16-21页 |
2.1.5 静力弹塑性分析法确定模拟地震作用下的目标位移 | 第21-27页 |
2.2 动力弹塑性分析法 | 第27-29页 |
2.2.1 动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28页 |
2.2.2 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地震波输入选择 | 第28-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小震弹性研究 | 第30-57页 |
3.1 工程简介 | 第30-34页 |
3.1.1 工程概况 | 第30页 |
3.1.2 结构体系、平面布置及主要构件参数 | 第30-34页 |
3.2 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参数及抗震设防目标 | 第34-36页 |
3.2.1 地震参数取值 | 第34页 |
3.2.2 构件抗震等级 | 第34页 |
3.2.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防目标 | 第34-36页 |
3.3 结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 | 第36-48页 |
3.3.1 软件原理及参数设置 | 第36-37页 |
3.3.2 主要计算结果 | 第37-46页 |
3.3.3 计算结果汇总及分析 | 第46-48页 |
3.4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时程补充分析 | 第48-56页 |
3.4.1 分析目的及参数选取 | 第48-50页 |
3.4.2 地震波反应谱与规范谱对比 | 第50页 |
3.4.3 弹性时程分析结果 | 第50-55页 |
3.4.4 反应谱分析结果与时程分析结果的对比。 | 第55-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4 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57-65页 |
4.1 概述 | 第57页 |
4.2 软件原理及参数设置 | 第57-58页 |
4.3 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 第58-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5 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 | 第65-75页 |
5.1 概述 | 第65页 |
5.2 软件原理及参数设置 | 第65页 |
5.3 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 第65-72页 |
5.4 静力弹塑性分析与动力弹塑性分析对比 | 第72-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5-78页 |
6.1 结论 | 第75页 |
6.2 对结构的设计建议 | 第75-76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