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前言 | 第7-10页 |
1 研究历史和存在问题 | 第10-15页 |
1.1 属的建立 | 第10页 |
1.2 研究历史 | 第10-11页 |
1.3 属下分类 | 第11页 |
1.4 分子系统学研究 | 第11-12页 |
1.5 孢子形态研究 | 第12-13页 |
1.6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2 研究材料和方法 | 第15-21页 |
2.1 材料 | 第15-19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2.2.1 扫描电镜(SEM)观察 | 第19-20页 |
2.2.2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1-43页 |
3.1 铁线蕨属孢子形态特征 | 第21-22页 |
3.2 属下种水平孢子形态变异 | 第22-31页 |
3.2.1 孢子大小 | 第22-25页 |
3.2.2 孢子纹饰 | 第25-31页 |
3.3 种内孢子形态变异 | 第31-43页 |
3.3.1 团羽铁线蕨A.capillus-junonis | 第31-34页 |
3.3.2 毛足铁线蕨A.bonatianum | 第34-37页 |
3.3.3 经度、纬度、海拔与孢子形态 | 第37-41页 |
3.3.4 土壤类型与孢子形态 | 第41-43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3-50页 |
4.1 孢子周壁、大小、裂缝 | 第43页 |
4.2 孢子纹饰 | 第43-44页 |
4.3 孢子形态变异 | 第44-45页 |
4.3.1 种间变异 | 第44-45页 |
4.3.2 种内变异 | 第45页 |
4.4 近缘种孢子形态比较 | 第45-46页 |
4.4.1 长盖铁线蕨A.fimbriatum与其近缘种 | 第45页 |
4.4.2 半月形铁线蕨A.philippense与孟连铁线蕨A.menglianense | 第45-46页 |
4.5 基于孢子形态特征的分种检索表 | 第46-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图版 | 第56-74页 |
引用图版 | 第74-75页 |
在读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