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亚洲史论文--东亚论文

琉球自救运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5页
    0.1 近代琉球问题的研究概况第10-12页
        0.1.1 对琉球王国历史的研究第10-11页
        0.1.2 中日关于琉球交涉的研究第11-12页
        0.1.3 对琉球救国运动的研究第12页
    0.2 研究不足与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2-14页
    0.3 选题理论及现实意义第14-15页
1 日本吞并琉球与琉球人在日本的自救运动第15-41页
    1.1 明治维新前的琉日关系第15-20页
        1.1.1 江户幕府与琉球的关系第15-16页
        1.1.2 萨摩藩与琉球的关系第16-20页
    1.2 日本侵琉计划的实施与琉球人在日本的自救运动第20-32页
        1.2.1 日本国内关于琉球所属问题的讨论第20-22页
        1.2.2 牡丹社事件与日本侵琉计划的实施第22-26页
        1.2.3 琉球人向日本政要的请愿运动第26-30页
        1.2.4 琉球人向各国驻日公使的请愿运动第30-32页
    1.3 日本吞并琉球与琉球人在本土的自救运动第32-41页
        1.3.1 琉日关于琉球所属问题的讨论第32-35页
        1.3.2 琉球内部关于琉球所属问题的讨论第35-37页
        1.3.3 日本吞并琉球与琉球人在本土展开的自救运动第37-41页
2 琉球人赴华的自救运动第41-53页
    2.1 鸦片战争后的中琉关系第41-44页
        2.1.1 中国最后的册封使赴琉第41-42页
        2.1.2 福州怀远驿与最后的琉球进贡使团第42-44页
    2.2 琉球人在福州的自救运动第44-46页
        2.2.1 琉球密使向德宏赴福州怀远驿求援第44-45页
        2.2.2 琉球人在福州的请愿运动第45-46页
    2.3 琉球人在北京的自救运动第46-53页
        2.3.1 中日关于琉球分岛案的讨论第46-47页
        2.3.2 阻止分岛条约的签订与琉球自救运动的高潮第47-50页
        2.3.3 中国对于琉球请愿使的应对第50-53页
3 结论第53-56页
    3.1 近代中日关系史意义中的琉球自救运动第53-54页
    3.2 从自救模式看琉球自救运动第54-55页
    3.3 琉球自救运动的启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军队对埃及政治格局的影响研究(1952~2011)
下一篇:厄扎尔政府时期的土耳其社会转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