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派人权思想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1.1 选题与意义 | 第9-10页 |
| 1.2 学术回顾 | 第10-16页 |
| 1.3 论文的思路 | 第16页 |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 第2章 新青年派人权思想的社会背景与思想源流 | 第18-22页 |
| 2.1 新青年派人权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 第18-19页 |
| 2.2 新青年派人权思想的思想源流 | 第19-22页 |
| 第3章 新青年派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2-43页 |
| 3.1 批判封建旧文化 | 第22-27页 |
| 3.1.1 批判封建伦理道德 | 第22-24页 |
| 3.1.2 批判封建宗法制度 | 第24-25页 |
| 3.1.3 批判封建旧文学 | 第25-27页 |
| 3.2 提倡平等自由权利 | 第27-32页 |
| 3.2.1 树立独立自主之人格 | 第28-29页 |
| 3.2.2 提倡思想言论自由 | 第29-31页 |
| 3.2.3 提倡宗教信仰自由 | 第31-32页 |
| 3.3 提倡国民参政 | 第32-36页 |
| 3.3.1 探讨政体问题 | 第33-34页 |
| 3.3.2 探讨国民自治问题 | 第34-36页 |
| 3.4 倡导妇女解放 | 第36-43页 |
| 3.4.1 树立妇女独立人格 | 第37-39页 |
| 3.4.2 提倡婚姻自由 | 第39-41页 |
| 3.4.3 倡导妇女平等受教育权 | 第41-43页 |
| 第4章 新青年派同仁人权思想的比较 | 第43-49页 |
| 4.1 新青年派同仁人权思想的相同点 | 第43-44页 |
| 4.1.1 改造国民性,以人权为主 | 第43页 |
| 4.1.2 批判封建伦理道德,扫清人权障碍 | 第43-44页 |
| 4.1.3 学习西方近代文明,树立国民人权 | 第44页 |
| 4.2 新青年派同仁人权思想的不同点 | 第44-49页 |
| 4.2.1 人权思想的具体模式有所不同 | 第44-46页 |
| 4.2.2 提倡人权思想的角度有所不同 | 第46-47页 |
| 4.2.3 人权思想具体观点有所不同 | 第47-49页 |
| 结语 | 第49-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附录A (攻读学术论文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