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 前言 | 第10-13页 |
| 1. k阿片受体系统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2. k阿片受体系统介导的信号通路 | 第11-12页 |
| 3. 伏隔核,海马和杏仁核在负性情绪调节中的作用 | 第12-13页 |
| 3.1 伏隔核 | 第12页 |
| 3.2 海马 | 第12-13页 |
| 3.3 杏仁核 | 第13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3-22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13-15页 |
| 1.1 实验动物 | 第13页 |
| 1.2 实验试剂 | 第13-14页 |
| 1.3 实验仪器 | 第14-15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15-21页 |
| 2.1 条件位置厌恶(CPA) | 第15-17页 |
| 2.2 核团埋管和核团微注射 | 第17页 |
| 2.3 脑组织总蛋白样本制备及免疫印迹试验 | 第17-20页 |
| 2.4 免疫荧光 | 第20-21页 |
| 2.5 组织学检查 | 第21页 |
| 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1-22页 |
| 实验结果 | 第22-29页 |
| 1. U50,488H诱导动物产生条件位置厌恶(CPA)行为 | 第22-24页 |
| 2. U50,488H诱导产生的条件位置厌恶行为伴随着杏仁核p38MAPK的激活,但在海马和伏隔核无变化 | 第24-26页 |
| 3. 杏仁核核团微注射p38拮抗剂SB203580,可抑制p38 MAPK的激活,阻断U50,488H诱导的条件位置厌恶行为 | 第26-29页 |
| 讨论 | 第29-32页 |
| 结论 | 第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42页 |
| 综述 | 第4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