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1 云计算背景 | 第11-12页 |
1.1.2 虚拟化技术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3页 |
1.3 本文工作 | 第13-14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云环境中虚拟机侧通道攻击与防御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2.1 侧通道攻击简介 | 第15-17页 |
2.1.1 传统侧通道攻击 | 第15-16页 |
2.1.2 云环境中的侧通道攻击 | 第16-17页 |
2.2 云环境中的侧通道攻击方法 | 第17-19页 |
2.2.1 同驻检测攻击 | 第17-18页 |
2.2.2 Cache攻击 | 第18页 |
2.2.3 内存攻击 | 第18-19页 |
2.2.4 网络攻击 | 第19页 |
2.3 应对云环境中侧通道攻击的安全策略 | 第19-21页 |
2.3.1 攻击检测策略 | 第19-20页 |
2.3.2 保护隔离机制策略 | 第20-21页 |
2.3.3 其他策略 | 第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基于Cache负载实时定噪的同驻分析方法 | 第22-36页 |
3.1 引言 | 第22页 |
3.2 检测模型 | 第22-24页 |
3.3 基于MCLPPLS与RTNAM的同驻检测方法 | 第24-30页 |
3.3.1 基于结构链表的Prime-Probe方法MCLPPLS | 第24-25页 |
3.3.2 实时定噪分析机制RTNAM | 第25-29页 |
3.3.3 RTNAM方法采集时段分析 | 第29-30页 |
3.3.4 基于MCLPPLS与RTNAM的同驻检测方法的实现 | 第30页 |
3.4 实验与分析 | 第30-35页 |
3.4.1 同驻检测抗噪声实验 | 第30-31页 |
3.4.2 RTNAM方法优势分析 | 第31-34页 |
3.4.3 同驻检测用时分析 | 第34-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针对基于Cache的同驻攻击的主动防御策略 | 第36-47页 |
4.1 引言 | 第36页 |
4.2 云环境中基于Cache负载同驻攻击方法分析 | 第36-38页 |
4.2.1 云环境中基于Cache负载同驻攻击流程分析 | 第36-37页 |
4.2.2 云环境中基于Cache负载同驻攻击特征值选定分析 | 第37-38页 |
4.3 检测流程 | 第38-40页 |
4.4 检测策略 | 第40-42页 |
4.4.1 基于服务器端的检测防御策略 | 第40-41页 |
4.4.2 基于虚拟机端的检测防御策略 | 第41-42页 |
4.5 实验分析与比较 | 第42-46页 |
4.5.1 注入噪声规模分析 | 第43-44页 |
4.5.2 抗同驻攻击性能分析 | 第44-45页 |
4.5.3 性能损失分析 | 第45-4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47-48页 |
5.2 课题研究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