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药物化学论文

三唑类抗癫痫先导物的结构修饰和药理活性评价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Abbreviations第15-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7页
    1.1 癫痫概述第16页
    1.2 抗癫痫药物发展史第16-19页
    1.3 癫痫分类及药物治疗第19-21页
        1.3.1 局限性发作分类及其治疗首选药物第20页
        1.3.2 全身性发作分类及其治疗首选药物第20-21页
    1.4 癫痫的发病机制第21-23页
    参考文献第23-27页
第二章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第27-35页
    2.1 先导化合物第27页
    2.2 课题的设计依据第27-28页
    2.3 目标化合物W1-W3的设计第28-31页
        2.3.1 W1列的结构及取代基第29-30页
        2.3.2 W2系列的结构及取代基第30页
        2.3.3 W3系列的结构及取代基第30-31页
    2.4 目标化合物W4-W6的设计第31-33页
        2.4.1 W4系列的结构及取代基第32页
        2.4.2 W5系列的结构及取代基第32-33页
        2.4.3 W6系列的结构及取代基第33页
    参考文献第33-35页
第三章 实验部分第35-63页
    3.1 化学实验第35-59页
        3.1.1 仪器与原料第35页
        3.1.2 化合物W1的合成方法第35-39页
        3.1.3 化合物W2的合成方法第39-44页
        3.1.4 化合物W3的合成方法第44-47页
        3.1.5 化合物W4的合成方法第47-52页
        3.1.6 化合物W5的合成方法第52-55页
        3.1.7 化合物W6的合成方法第55-59页
    3.2 药理实验第59-61页
        3.2.1 实验材料第59-60页
        3.2.2 最大电休克发作实验第60页
        3.2.3 神经毒性实验第60页
        3.2.4 化学物质致惊厥实验模型第60-61页
        3.2.5 统计方法第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第63-77页
    4.1 化学部分第63-64页
    4.2 药理实验部分第64-75页
        4.2.1 化合物W1-W3的抗惊厥活性第64-69页
        4.2.2 化合物W4-W6的抗惊厥活性第69-74页
        4.2.3 化合物W1-W6的构效关系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第五章 结论第77-79页
附录A (已发表的论文)第79-80页
附录B (课题来源)第80-81页
附录C (目标化合物~1H-NMR谱)第81-129页
附录D (部分化合物~(13)C-NMR和MS图)第129-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浸没流场缝隙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缺氧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