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三维医学图像的线状结构检测与量化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34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1.2 线状结构检测研究现状分析第15-31页
        1.2.1 外观和几何模型第15-19页
        1.2.2 线状结构特征第19-25页
        1.2.3 检测方案第25-31页
        1.2.4 线状结构检测的主要难点第31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文章结构第31-34页
第2章 CT图像相关知识及量化标准第34-42页
    2.1 引言第34页
    2.2 CT图像相关知识第34-37页
        2.2.1 CT成像原理第34-35页
        2.2.2 CT图像相关参数第35页
        2.2.3 CT图像特点第35-36页
        2.2.4 CT图像成像方式第36-37页
    2.3 检测算法常用概念第37-38页
    2.4 量化标准第38-41页
        2.4.1 中心线量化标准第40-41页
        2.4.2 线状结构量化标准第41页
    2.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三维完整中心线自动检测与量化第42-61页
    3.1 引言第42-43页
    3.2 提取初始中心线第43-47页
        3.2.1 细小线状结构强化第43-45页
        3.2.2 检测线状结构区域第45-46页
        3.2.3 线状结构骨架化第46-47页
    3.3 中心线优化修复第47-52页
    3.4 中心线检测结果量化分析第52-60页
        3.4.1 模拟数据集第52-55页
        3.4.2 腹部肝脏动脉CT图像第55-57页
        3.4.3 胸腔肺气管CT图像第57-60页
    3.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4章 基于限制主动轮廓模型的线状结构精确检测与量化第61-91页
    4.1 引言第61-63页
    4.2 线状结构中心线的跟踪算法第63-70页
        4.2.1 线状结构强化第63-66页
        4.2.2 强化过程的验证第66-68页
        4.2.3 线状结构中心点检测第68页
        4.2.4 中心的跟踪算法第68-70页
    4.3 线状结构检测第70-80页
        4.3.1 参数化主动轮廓模型第71-72页
        4.3.2 定位约束点第72-76页
        4.3.3 约束能量函数第76-78页
        4.3.4 主动轮廓模型的进化第78页
        4.3.5 约束的融合第78-80页
        4.3.6 B样条主动轮廓模型的具现化第80页
    4.4 线状结构量化分析第80-89页
        4.4.1 来自合作单位的数据第81-86页
        4.4.2 公开数据源第86-89页
    4.5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5章 基于Patch的异常线状结构检测与量化第91-114页
    5.1 引言第91-93页
    5.2 不完备的训练集第93-94页
    5.3 中心线检测第94-99页
        5.3.1 外观模型第95-97页
        5.3.2 基于最短路径的中心线修复第97-99页
    5.4 基于Patch的线状结构重建第99-104页
    5.5 结果量化分析第104-112页
        5.5.1 中心线量化分析第104-106页
        5.5.2 异常线状结构量化分析第106-112页
    5.6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结论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28-130页
致谢第130-131页
个人简历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M)-fuzzy拓扑空间分离性和紧性的研究
下一篇:Secure Privacy Preserving MHealthcar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