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微信公众平台关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1 移动互联网持续火爆第9页
        1.1.2 即时通信从PC端转向移动端第9-10页
        1.1.3 微信等新型移动即时通信应用的快速发展第10-11页
        1.1.4 微信公众平台的爆发增长第11页
    1.2 研究问题第11-12页
    1.3 创新点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1 研究创新点第12页
        1.3.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页
    1.5 论文研究思路和框架第13-15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5-24页
    2.1 微信公众平台相关文献综述第15-18页
        2.1.1 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义第15页
        2.1.2 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机制第15-16页
        2.1.3 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特点第16-18页
    2.2 用户使用行为理论相关文献综述第18-24页
        2.2.1 理性行为理论第18-19页
        2.2.2 计划行为理论第19-20页
        2.2.3 技术接受模型(TAM)第20页
        2.2.4 延伸的技术接受模型(TAM2)第20-22页
        2.2.5 整合型用户接受与使用模型第22-24页
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24-37页
    3.1 UTAUT的原模型及变量定义第24-27页
        3.1.1 原模型变量第24页
        3.1.2 新增加变量第24-27页
    3.2 于UTAUT模型的用户采纳微信公众平台的相关研究假设第27-29页
        3.2.1 原模型变量的假设第27-28页
        3.2.2 新变量的假设第28-29页
    3.3 研究变量设计以及测量维度第29-33页
        3.3.1 绩效期望第29页
        3.3.2 努力期望第29-30页
        3.3.3 社会影响第30页
        3.3.4 娱乐性动机第30-31页
        3.3.5 个性化动机第31页
        3.3.6 信息性动机第31-32页
        3.3.7 促成因素第32页
        3.3.8 使用意愿第32-33页
        3.3.9 使用行为第33页
    3.4 研究设计第33-37页
        3.4.1 研究性质第33页
        3.4.2 问卷设计第33-34页
        3.4.3 数据收集第34-35页
        3.4.4 数据分析方法第35-37页
第四章 模型数据分析与验证第37-55页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7-39页
        4.1.1 自变量统计分析第37-39页
        4.1.2 中介变量统计分析第39页
        4.1.3 因变量统计分析第39页
    4.2 信度分析第39-41页
    4.3 效度分析第41-42页
    4.4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42-45页
        4.4.1 期望动机探索性因子分析第42-43页
        4.4.2 使用意愿探索性因子分析第43-44页
        4.4.3 使用行为探索性因子分析第44-45页
    4.5 结构模型检验第45-50页
        4.5.1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第45-46页
        4.5.2 初始结构方程假设检验第46-47页
        4.5.3 修正结构方程模型及其检验第47-49页
        4.5.4 修正结构方程假设检验第49-50页
    4.6 中介变量检验第50-5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5-60页
    5.1 研究结论第55-57页
    5.2 研究建议第57页
    5.3 研究贡献第57-58页
        5.3.1 研究创新点第57-58页
        5.3.2 研究意义第58页
    5.4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附录: 调查问卷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第四方物流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支持向量机参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