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稀土双钙钛矿型催化剂La2FeBO6(B=Mn、Co、Zn)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性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选题意义第12-13页
   ·双层钙钛矿型氧化物的研究概况第13-17页
     ·双层钙钛矿型氧化物的晶体结构第14-16页
     ·钙钛矿结构中氧空位的形成第16-17页
   ·选题依据与研究思路第17-18页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19-25页
   ·试剂及仪器第19-20页
   ·双钙钛矿型光催化剂的制备第20-22页
     ·La-Fe-Mn-O、La-Fe-Co-O、La-Fe-Zn-O体系光催化剂的制备第20-21页
     ·LaMnO_3光催化剂的制备第21页
     ·外辅助柠檬酸法制备La_2FeMnO_6催化剂第21-22页
   ·光催化反应性能评价第22-23页
     ·实验装置图第22页
     ·催化剂评价方法第22-23页
   ·催化剂的性质表征第23-25页
     ·X-射线衍射表征(XRD)第23页
     ·程序升温还原测定(H_2-TPR)第23页
     ·比表面积和孔径的测定(BET)及粒径分析第23页
     ·外光谱测试(FT-IR)第23页
     ·磁性测定(Magnetism techniques)第23-24页
     ·场发射扫描电镜测试(SEM)第24页
     ·X-光电子能谱测定(XPS)第24-25页
第三章 La_2FeBO_6(B=Mn、Co、Zn)催化剂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性能比较研究第25-42页
 引言第25页
   ·La_2FeBO_6(B=Mn、Co、Zn)催化剂的制备第25页
   ·三种催化剂La_2FeBO_6(B=Mn、Co、Zn)的表征第25页
   ·结果与讨论第25-41页
     ·催化剂的XRD分析第25-27页
     ·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第27-29页
     ·催化剂的织构性质分析第29-30页
     ·催化剂的H_2-TPR分析第30-31页
     ·催化剂的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分析(FT-IR)第31-32页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32-34页
     ·XPS分析第34-39页
     ·磁性分析第39-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制备方法对La_2FeMnO_6可见光光催化性能及其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第42-58页
 引言第42页
   ·光催化剂的制备第42页
   ·光催化剂的表征第42页
   ·结果与讨论第42-57页
     ·催化剂的XRD分析第42-43页
     ·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第43-45页
     ·催化剂的织构性质分析第45-47页
     ·扫描电镜分析第47-49页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49-55页
     ·催化剂的H_2-TPR分析第55-56页
     ·催化剂的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分析(FT-IR)第56-57页
   ·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La_2FeMnO_6和LaMnO_3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比较第58-69页
 引言第58页
   ·La_2FeMnO_6和LaMnO_3两种光催化剂的制备第58页
   ·光催化剂的表征第58页
   ·结果与讨论第58-68页
     ·催化剂的XRD分析第58-59页
     ·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第59-60页
     ·比表面积(BET)及粒径分析第60-61页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61-62页
     ·催化剂的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分析(FT-IR)第62-63页
     ·催化剂的XPS图谱分析第63-67页
     ·催化剂的磁性分析第67-68页
   ·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含Bi化合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第69-74页
 引言第69页
   ·含Bi催化剂的制备第69-70页
     ·Bi_(1-x)La_xFeO_3(x=0、0.05、0.1、0.5、0.8)第69页
     ·Bi-Ni-Fe、Bi-Ni-Mn和Bi-Fe-Mn化合物的制备第69-70页
   ·Bi_(1-x)La_xFeO_3催化剂的表征第70页
   ·Bi_(1-x)La_xFeO_3催化剂的结果与讨论第70-72页
     ·Bi_(1-x)La_xFeO_3的XRD表征第70-71页
     ·Bi_(1-x)La_xFeO_3光催化活性的测试第71-72页
   ·Bi-Ni-Fe、Bi-Ni-Mn和Bi-Fe-Mn化合物的XRD和活性的分析第72-73页
   ·小结第73-74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水三氯化铈促进有机金属试剂与二茂铁基α、β-不饱和酮的反应研究
下一篇:DL-丙氨酸溶液燃烧法合成大比表面积LaMnO3系钙钛矿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