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肠肿瘤论文

贝母素乙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关键代谢通路作用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引言第11-13页
第2章 探讨贝母素乙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第13-18页
    材料与方法第13-15页
        2.1 材料第13-14页
            2.1.1 细胞株第13页
            2.1.2 药物第13页
            2.1.3 试剂第13-14页
            2.1.4 仪器第14页
        2.2 方法第14-15页
            2.2.1 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培养第14页
            2.2.2 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第14页
            2.2.3 利用AnnexinV/PI流式检测细胞凋亡第14-15页
            2.2.4 统计学分析第15页
    结果第15-17页
    讨论第17-18页
第3章 探讨贝母素乙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自噬第18-25页
    材料与方法第18-21页
        3.1 材料第18-20页
            3.1.1 细胞株第18页
            3.1.2 药物第18页
            3.1.3 主要试剂第18-19页
            3.1.4 仪器第19-20页
        3.2 方法第20-21页
            3.2.1 荧光显微镜观察第20页
            3.2.2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检测自噬蛋白第20-21页
            3.2.3 统计学分析第21页
    结果第21-23页
    讨论第23-25页
第4章 通过代谢组学研究贝母素乙对结肠癌HCT-116细胞的研究第25-36页
    材料与方法第25-27页
        4.1 材料第25-26页
            4.1.1 细胞株第25页
            4.1.2 药物第25页
            4.1.3 试剂第25页
            4.1.4 仪器第25-26页
        4.2 方法第26-27页
            4.2.1 样本前处理第26页
            4.2.2 代谢图谱分析第26页
            4.2.2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条件第26-27页
            4.2.3 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条件第27页
        4.3 数据处理第27页
    结果第27-33页
    讨论第33-36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36-37页
    5.1 结论第36页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第36-37页
致谢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1-42页
综述第42-50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白介素35在恶性胸腔积液及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下一篇: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临床特点及术后治疗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