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精准放射治疗的发展历史 | 第11-16页 |
1.1.1 精准放射治疗的意义 | 第11-12页 |
1.1.2 精准放射治疗的发展和分类 | 第12-16页 |
1.2 医学图像配准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1.2.1 医学图像的发展 | 第16-19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2.4 精准放射治疗系统ARTS | 第22页 |
1.3 论文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22-23页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医学图像配准基础理论与方法 | 第25-40页 |
2.1 图像配准原理 | 第25-31页 |
2.1.1 图像配准分类与流程 | 第25-27页 |
2.1.2 图像配准插值方法 | 第27-28页 |
2.1.3 图像配准优化算法 | 第28-31页 |
2.2 图像互信息理论基础 | 第31-36页 |
2.2.1 图像互信息理论相关概念 | 第32-33页 |
2.2.2 灰度值概率密度估算方法 | 第33-36页 |
2.3 基于光流场模型的Demons配准方法 | 第36-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基于局部加权互信息的多模态图像刚性配准方法 | 第40-53页 |
3.1 概述 | 第40-41页 |
3.2 基于局部加权互信息测度的医学图像配准 | 第41-45页 |
3.2.1 基于最大模糊熵划分的局部互信息 | 第41-44页 |
3.2.2 基于自信息的局部加权互信息 | 第44-45页 |
3.3 测试与分析 | 第45-51页 |
3.3.1 模拟测试 | 第45-48页 |
3.3.2 临床病例测试 | 第48-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基于勾画信息的CT/CT图像变形配准方法 | 第53-71页 |
4.1 概述 | 第53页 |
4.2 基于勾画信息的CT/CT图像变形配准方法 | 第53-63页 |
4.2.1 配准方法实现流程 | 第55-57页 |
4.2.2 基于勾画先验知识的能量函数 | 第57-59页 |
4.2.3 变形力计算 | 第59-61页 |
4.2.4 多分辨率配准策略 | 第61-62页 |
4.2.5 迭代终止条件 | 第62-63页 |
4.3 测试与分析 | 第63-70页 |
4.3.1 模拟CT图像变形配准测试 | 第63-65页 |
4.3.2 临床CT图像变形配准测试 | 第65-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基于灰度校正的CT/CBCT图像变形配准方法 | 第71-85页 |
5.1 概述 | 第71-72页 |
5.2 CBCT图像灰度校正方法 | 第72-76页 |
5.2.1 基于多项式拟合的CBCT图像校正方法 | 第72-74页 |
5.2.2 基于图像灰度和空间位置的图像标记方法 | 第74-75页 |
5.2.3 基于邻域插值的CBCT图像局部校正方法 | 第75-76页 |
5.3 基于灰度校正的CT/CBCT图像变形配准方法 | 第76-79页 |
5.4 测试与分析 | 第79-84页 |
5.4.1 收敛标准对配准的影响分析 | 第79-80页 |
5.4.2 邻域大小对配准的影响分析 | 第80-81页 |
5.4.3 临床CT/CBCT图像变形配准测试 | 第81-8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8页 |
6.1 总结 | 第85-87页 |
6.1.1 论文内容总结 | 第85-86页 |
6.1.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86-87页 |
6.2 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6-97页 |
在读期间申请专利 | 第97-98页 |
在读期间参与项目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