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与基本原理 | 第7页 |
·移动通信网的组成 | 第7-8页 |
·手机天线的发展趋势及课题意义 | 第8-11页 |
·本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 第11-13页 |
第2章 手机天线的基本理论 | 第13-31页 |
·电小天线的研究 | 第13-18页 |
·电小天线的定义及电指标 | 第13-14页 |
·电小天线的Q值&增益的理论极限 | 第14-17页 |
·电小天线的固有缺陷及解决方法 | 第17-18页 |
·单极天线的理论分析 | 第18-24页 |
·单极天线的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倒L单极型天线 | 第19-24页 |
·平面倒F天线(PIFA)的理论分析 | 第24-31页 |
·PIFA的演变过程 | 第24-25页 |
·PIFA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25-26页 |
·PIFA的特性分析 | 第26-31页 |
第三章.手机天线的小型化,多频带&宽频带技术 | 第31-48页 |
·概述 | 第31页 |
·天线的小型化 | 第31-36页 |
·镜像技术 | 第32页 |
·介质加载技术 | 第32-33页 |
·表面开槽技术 | 第33-34页 |
·短路加载技术 | 第34-35页 |
·采用具有慢波特性的结构 | 第35-36页 |
·微带天线的多频宽带技术 | 第36-43页 |
·微带天线的宽带技术 | 第36-39页 |
·微带天线的宽频带技术 | 第39-43页 |
·手机天线的多频宽带技术 | 第43-48页 |
·手机天线的多频带技术 | 第43-45页 |
·手机天线的宽频带技术 | 第45-48页 |
第四章:手机内置单极天线的设计 | 第48-67页 |
·概述 | 第48页 |
·GSM/DCS/PCS三频单极天线的设计 | 第48-55页 |
·三频单极天线的结构设计 | 第48-51页 |
·三频单极天线的仿真结果 | 第51-53页 |
·三频单极天线的参数分析 | 第53-55页 |
·GSM/DCS/PCS三频单极天线的设计 | 第55-60页 |
·三频单极天线的结构设计 | 第56-58页 |
·三频单极天线的仿真结果和测试结果 | 第58-60页 |
·GSM/DCS/PCS/WCDMA四频单极天线的设计 | 第60-67页 |
·四频单极天线的结构设计 | 第61-62页 |
·四频单极天线的仿真结果 | 第62-64页 |
·人体效应对天线性能的影响 | 第64-67页 |
第五章:手机内置PIFA的设计 | 第67-71页 |
·概述 | 第67页 |
·WCDMA/ISM双频PIFA的设计 | 第67-71页 |
·双频PIFA的结构设计 | 第67-68页 |
·双频PIFA的仿真结果 | 第68-71页 |
第六章:工作实践:天线实现与测试分析 | 第71-95页 |
·我所在公司业务介绍 | 第71页 |
·手机手机内置天线的应用实践 | 第71-72页 |
·手机天线 | 第71页 |
·内、外置天线比较 | 第71-72页 |
·手机天线的制造生产 | 第72页 |
·辐射问题 | 第72-73页 |
·天线知识之天线分类 | 第73-74页 |
·电偶极 | 第73-74页 |
·小环形 | 第73页 |
·螺旋状天线 | 第73页 |
·弯曲状天线 | 第73页 |
·平面型内置天线 | 第73-74页 |
·FpC手机内置天线 | 第74页 |
·此天线的设计要求 | 第74-78页 |
·内置天线对于手机整体设计的通用要求 | 第74-75页 |
·此款手机天线的设计方案采用PIFA皮法天线 | 第75-78页 |
·: 天线实现与测试分析 | 第78-89页 |
·Nokia的Barracuda天线项目 | 第89-95页 |
·天线产品外观 | 第90-9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5-96页 |
·总结 | 第95页 |
·展望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