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中小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基本理论及方法 | 第13-19页 |
2.1 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 | 第13-15页 |
2.1.1 行为科学理论 | 第13页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3-14页 |
2.1.3 权变理论 | 第14页 |
2.1.4 战略管理理论 | 第14-15页 |
2.2 中小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原则 | 第15页 |
2.2.1 战略一致性原则 | 第15页 |
2.2.2 可接受性原则 | 第15页 |
2.2.3 客观性原则 | 第15页 |
2.2.4 全面性原则 | 第15页 |
2.3 中小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方法综述 | 第15-19页 |
2.3.1 杜邦分析法 | 第15-16页 |
2.3.2 经济增加值(EVA) | 第16页 |
2.3.3 平衡计分卡(BSC) | 第16-17页 |
2.3.4 关键绩效指标(KPI) | 第17-19页 |
第3章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特征及发展现状 | 第19-26页 |
3.1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经营特征 | 第19-20页 |
3.1.1 与一般企业比较分析 | 第19页 |
3.1.2 与大型商业银行比较分析 | 第19-20页 |
3.2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 第20-23页 |
3.3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现状 | 第23-26页 |
3.3.1 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没有与战略紧密相连 | 第24页 |
3.3.2 过度关注财务指标 | 第24页 |
3.3.3 指标设计与实施忽略了风险控制 | 第24页 |
3.3.4 绩效评价的时效性有待改进 | 第24-25页 |
3.3.5 绩效评价不能有效实施 | 第25-26页 |
第4章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6-31页 |
4.1 BSC与KPI结合的绩效评价体系 | 第26页 |
4.2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26-28页 |
4.2.1 战略导向原则 | 第27页 |
4.2.2 全面性原则 | 第27页 |
4.2.3 动态性原则 | 第27页 |
4.2.4 可操作性原则 | 第27页 |
4.2.5 一致性原则 | 第27-28页 |
4.3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框架 | 第28-29页 |
4.4 绩效评价体系指标的选取 | 第29-31页 |
4.4.1 财务层面指标选取 | 第29页 |
4.4.2 客户层面指标选取 | 第29-30页 |
4.4.3 内部运营层面指标选取 | 第30页 |
4.4.4 学习与成长层面指标选取 | 第30-31页 |
第5章 T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案例研究 | 第31-41页 |
5.1 T银行概况 | 第31-32页 |
5.2 T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第32-39页 |
5.2.1 财务层面指标设计 | 第32-33页 |
5.2.2 客户层面指标设计 | 第33-35页 |
5.2.3 内部运营层面指标设计 | 第35-37页 |
5.2.4 学习与成长层面指标设计 | 第37-39页 |
5.3 对T银行实施绩效评价的建议 | 第39-41页 |
5.3.1 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 第39页 |
5.3.2 引进相关人才与专家 | 第39页 |
5.3.3 加强问责制 | 第39-40页 |
5.3.4 拥有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