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其他论文

红花荷组织培养及不定根发生机理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引言第9-17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页
   ·植物组织培养在快速繁殖林木良种的应用第9-11页
     ·丛生芽增殖方式第10页
     ·器官发生方式第10页
     ·体细胞胚胎发生方式第10-11页
   ·林木不定根发生机理研究第11-13页
     ·不定根发生的解剖学研究第11-12页
     ·林木不定根发生的生理学研究第12-13页
       ·外源生长激素或生长调节剂对插穗不定根发生的作用第12页
       ·插穗内源激素对插穗不定根发生的影响第12-13页
       ·酶活性对插穗不定根发生的影响第13页
   ·红花荷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红花荷及红花荷属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红花荷属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红花荷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红花荷的开发利用价值第15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5-17页
2 材料和方法第17-25页
   ·红花荷组织培养第17-20页
     ·试验材料及来源第17页
     ·培养基第17页
     ·培养条件第17页
     ·试验方法第17-20页
   ·红花荷微枝扦插第20-21页
     ·试验材料第20页
     ·试验方法第20-21页
   ·不定根发生机理研究第21-24页
     ·红花荷不定根发生的解剖学研究第21-22页
       ·试验材料第21页
       ·试验方法第21-22页
       ·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第22-23页
       ·试验材料第22页
       ·测定方法第22-23页
     ·不定根发生过程中酶值活性变化的测定第23-24页
       ·试验材料第23页
       ·测定方法第23-24页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第24-2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5-44页
   ·红花荷组织培养研究第25-34页
     ·不同表面灭菌剂及处理时间对红花荷种子灭菌效果的影响第25-26页
     ·红花荷继代增殖培养第26-29页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红花荷继代增殖的影响第26-28页
       ·红花荷不同基因型继代增殖能力的比较第28-29页
     ·红花荷壮苗、生根培养第29-32页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水平对红花荷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第29-31页
       ·不同添加物质对组培苗壮苗、生根的影响第31-32页
     ·红花荷炼苗移栽第32页
     ·红花荷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第32-34页
       ·红花荷下胚轴、茎尖愈伤组织诱导第32-33页
       ·红花荷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第33-34页
   ·红花荷微枝扦插第34-37页
     ·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红花荷微枝扦插生根的影响第34-36页
     ·红花荷不同基因型微枝扦插生根的比较第36-37页
   ·红花荷不定根发生机理研究第37-44页
     ·红花荷不定根发生的解剖学研究第37-38页
       ·红花荷微枝的解剖结构第37页
       ·红花荷不定根的发生与发育第37-38页
     ·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第38-41页
       ·不定根发生过程中IAA含量的变化第38页
       ·生根过程中GA含量的变化第38-39页
       ·生根过程中ZR含量的变化第39-40页
       ·生根过程中ABA含量的变化第40页
       ·生根过程中IAA/ABA、IAA/ZR比值的变化第40-41页
     ·红花荷不定根发生过程中酶值活性变化的测定第41-44页
       ·生根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第41页
       ·生根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第41-42页
       ·生根过程中吲哚乙酸酶(IAAO)活性变化第42-44页
4 讨论与结论第44-50页
   ·讨论第44-49页
     ·外植体的表面灭菌第44页
     ·红花荷继代、增殖培养第44-45页
     ·红花荷壮苗、生根培养第45-46页
     ·红花荷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第46页
     ·红花荷微枝扦插第46-47页
     ·红花荷不定根发生的解剖学研究第47页
     ·红花荷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第47-49页
     ·红花荷不定根发生过程中相关酶类的变化第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图版Ⅰ第55-56页
图版Ⅱ第56-57页
图版Ⅲ第57-58页
个人简介第58-59页
导师简介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铅胁迫对杨树生理生化和根尖细胞骨架的影响
下一篇:PtSEP2、PtSEP3-1、PtAP1-2和PtMCP基因启动子在烟草和毛白杨中的表达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