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社会心理、社会行为论文

北京市居民自然环境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7-11页
    1.1 研究背景第7页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7-8页
        1.2.1 研究目标第7-8页
        1.2.2 研究内容第8页
    1.3 研究意义第8-9页
        1.3.1 理论意义第8-9页
        1.3.2 实践意义第9页
    1.4 研究方法第9页
    1.5 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第9-11页
2 文献综述第11-19页
    2.1 自然环境与环境满意度第11-12页
        2.1.1 城市中的自然环境第11页
        2.1.2 环境满意度第11-12页
    2.2 主观幸福感第12-15页
        2.2.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第12-13页
        2.2.2 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人口统计学因素第13-15页
    2.3 自然环境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第15-17页
        2.3.1 自然环境要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15-17页
        2.3.2 环境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途径第17页
    2.4 文献评述第17-19页
3 研究设计第19-26页
    3.1 研究模型第19-20页
    3.2 研究假设第20-21页
    3.3 变量解释第21-23页
        3.3.1 因变量第21-22页
        3.3.2 自变量第22页
        3.3.3 调节变量第22页
        3.3.4 控制变量第22-23页
    3.4 问卷方法第23-26页
4 数据描述及分析第26-46页
    4.1 量表信度分析第26页
    4.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26-28页
    4.3 主观幸福感、自然环境满意度及政府环保工作评价在人口统计特征上的差异第28-37页
        4.3.1 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第28页
        4.3.2 在年龄变量上的差异第28-30页
        4.3.3 在健康状况变量上的差异第30-32页
        4.3.4 在婚姻状况变量上的差异第32-34页
        4.3.5 在收入变化变量上的差异第34-36页
        4.3.6 在户口变量上的差异第36-37页
    4.4 假设检验第37-46页
        4.4.1 总体自然环境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37-39页
        4.4.2 各维度自然环境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第39-41页
        4.4.3 居民对政府环保工作认知的调节作用第41-44页
        4.4.4 小结第44-46页
5 结果讨论与政策建议第46-52页
    5.1 结论分析第46-48页
        5.1.1 自然环境满意度显著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第46页
        5.1.2 自然环境的空气及水体、绿化及公园维度是影响幸福感的主要方面第46-47页
        5.1.3 居民的政府环保工作评价正向调节环境满意度对幸福感的影响第47页
        5.1.4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众多第47-48页
    5.2 本研究的不足第48-49页
        5.2.1 控制变量选取有限第48页
        5.2.2 将变量中心化处理而避免多重共线性问题的方法存在争议第48页
        5.2.3 与客观数据结合不足第48-49页
    5.3 未来研究展望第49-50页
        5.3.1 优化自然环境满意度的维度第49页
        5.3.2 进一步探索自然环境满意度对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第49页
        5.3.3 探究自然环境满意度对幸福感影响作用的区域差异第49-50页
    5.4 对策与建议第50-52页
        5.4.1 进一步完善城市中的自然环境建设第50页
        5.4.2 城市自然环境建设的内容应协调统筹第50-51页
        5.4.3 加大对政府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第51页
        5.4.4 多措并举地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个人简介第57-58页
导师简介第58-59页
获得成果目录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特征及分因素贡献率
下一篇:新生社会组织发展境遇和前景--以南通市崇川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