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竹林七贤”题材艺术创作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7-10页 |
| 第一章“竹林七贤”艺术创作题材之滥觞 | 第10-12页 |
| 1.1“竹林七贤”故事由来 | 第10-11页 |
| 1.2“竹林七贤”题材艺术的出现 | 第11-12页 |
| 第二章“竹林七贤”艺术创作现象的历史演变 | 第12-18页 |
| 2.1 名士初创的魏晋 | 第12-13页 |
| 2.2 格调转变的晚唐 | 第13-14页 |
| 2.3 繁荣发展的明代绘画 | 第14-15页 |
| 2.4 浑融大成的清代绘画 | 第15-17页 |
| 2.5 多元并存的近现代 | 第17-18页 |
| 第三章“竹林七贤”艺术创作语言分析 | 第18-26页 |
| 3.1 工整细腻的工笔 | 第18-19页 |
| 3.2 笔情墨趣的写意 | 第19-21页 |
| 3.3“竹林七贤”艺术创作的布局演变 | 第21-23页 |
| 3.4“竹林七贤”艺术创作的人物组合关系演变 | 第23页 |
| 3.5“竹林七贤”艺术创作的配景变化 | 第23-26页 |
| 3.5.1“竹林七贤”艺术创作中树的变化 | 第23-24页 |
| 3.5.2“竹林七贤”艺术创作中服饰的变化 | 第24-26页 |
| 第四章“竹林七贤”艺术创作风格分析 | 第26-38页 |
| 4.1 秀骨清像之魏晋 | 第26-28页 |
| 4.2 含蓄华贵之晚唐 | 第28-29页 |
| 4.3 朴素典雅之明代 | 第29-33页 |
| 4.4 笔墨精妙之清代 | 第33-36页 |
| 4.5 中西融合之近现代 | 第36-38页 |
| 结语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0-41页 |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