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页 |
1.5 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7-32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7-23页 |
2.1.1 敏感性与脆弱性 | 第17-19页 |
2.1.2 经济系统敏感性 | 第19-21页 |
2.1.3 旅游经济敏感性 | 第21-23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2.2.1 经济周期理论 | 第23-24页 |
2.2.2 空间自相关理论 | 第24-25页 |
2.2.3 危机管理理论 | 第25-26页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6-27页 |
2.3 文献综述 | 第27-31页 |
2.3.1 旅游经济周期波动与抗周期 | 第27-28页 |
2.3.2 旅游经济敏感性与脆弱性之辨析 | 第28-29页 |
2.3.3 旅游经济的空间格局 | 第29-31页 |
2.4 总结与评价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旅游经济敏感性评估模型 | 第32-45页 |
3.1 敏感性分析的经典模型和框架 | 第32-34页 |
3.2 旅游经济敏感性评估的特点 | 第34-35页 |
3.3 旅游经济敏感性评估模型的构建 | 第35-41页 |
3.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35页 |
3.3.2 评价维度 | 第35页 |
3.3.3 评价模型及指标含义 | 第35-41页 |
3.4 计算方法及过程 | 第41-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区域旅游经济敏感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45-70页 |
4.1 国内旅游经济发展及敏感特征 | 第45-48页 |
4.2 旅游经济敏感性评价结果 | 第48-50页 |
4.3 旅游经济敏感性时间演化 | 第50-56页 |
4.3.1 三大区域旅游经济敏感性时间演化 | 第51-52页 |
4.3.2 典型省份旅游经济敏感性时间演化 | 第52-55页 |
4.3.3 旅游经济敏感性内部差异时间演化 | 第55-56页 |
4.4 旅游经济敏感性空间演化 | 第56-66页 |
4.4.1 旅游经济敏感性的空间分布 | 第56-60页 |
4.4.2 旅游经济敏感性的重心轨迹 | 第60-63页 |
4.4.3 旅游经济敏感性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63-66页 |
4.5 旅游经济敏感性时空演化成因分析 | 第66-68页 |
4.5.1 经济基础 | 第66-67页 |
4.5.2 事件中心地 | 第67-68页 |
4.5.3 客源市场结构 | 第68页 |
4.5.4 其他原因 | 第6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结果讨论与政策含义 | 第70-75页 |
5.1 实证结果讨论 | 第70-72页 |
5.1.1 敏感性评估模型具有可行性 | 第70页 |
5.1.2 旅游经济的敏感性特征具有双面性 | 第70-71页 |
5.1.3 旅游经济敏感性具有空间分形特征,东西差异大于南北差异 | 第71页 |
5.1.4 旅游经济敏感性时空演化成因多样 | 第71-72页 |
5.2 政策含义 | 第72-74页 |
5.2.1 辩证看待旅游经济敏感性特征 | 第72-73页 |
5.2.2 加强区域联动,提升协同增长能力 | 第73页 |
5.2.3 强化危机管理机制,保障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第73-7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附录A | 第84-85页 |
附录B | 第85-86页 |
附录C | 第86-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附件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