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SHUMA协议的性能分析及在数据链中的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第10-11页
    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1-15页
        1.3.1 固定时隙分配协议第13-14页
        1.3.2 动态时隙分配协议第14-15页
        1.3.3 争用时隙分配协议第15页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5-17页
第2章 战术数据链时隙分配第17-25页
    2.1 时隙第17-20页
        2.1.1 时隙分配约束条件第17-18页
        2.1.2 时隙划分第18-19页
        2.1.3 时隙块第19-20页
        2.1.4 时隙结构第20页
    2.2 网络参与组第20-22页
    2.3 时隙二叉树第22-23页
    2.4 时隙分配第23-25页
        2.4.1 参与组时隙分配第24页
        2.4.2 参与组分配顺序第24页
        2.4.3 参与组时隙池第24-25页
第3章 SHUMA多址接入协议第25-40页
    3.1 SHUMA协议的基本思想第25-26页
    3.2 SHUMA多址接入协议的数学模型第26-29页
        3.2.1 参数k第27-28页
        3.2.2 SHUMA协议数学模型的静态组成部分第28-29页
        3.2.3 SHUMA协议的动态组成部分第29页
    3.3 SHUMA协议的可扩展性第29-30页
    3.4 SHUMA的空间复用特性第30-31页
    3.5 SHUMA协议运行流程第31-40页
第4章 SHUMA协议的性能第40-50页
    4.1 参数N的误差第40-42页
    4.2 时隙利用率第42-44页
        4.2.1 CA协议的时隙利用第42-43页
        4.2.2 SHUMA协议时隙利用第43-44页
    4.3 平均接收时间间隔第44-47页
        4.3.1 CA协议的平均接收间隔第45-46页
        4.3.2 SHUMA协议的平均接收间隔第46-47页
    4.4 信道接入延迟第47-49页
    4.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SHUMA协议的仿真第50-67页
    5.1 OPNET仿真软件[12]第50-52页
    5.2 OPNET层次化建模机制第52-56页
        5.2.1 网络模型第53页
        5.2.2 节点模型第53-55页
        5.2.3 进程模型第55-56页
    5.3 OPNET仿真流程第56-57页
    5.4 相关编辑器第57-59页
        5.4.1 节点模型编辑器第57页
        5.4.2 进程模型编辑器第57-58页
        5.4.3 项目编辑器第58-59页
        5.4.4 包格式编辑器第59页
    5.5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第59-65页
        5.5.1 业务负载低第60-61页
        5.5.2 业务负载高第61-63页
        5.5.3 用户数变化场景下的仿真结果第63-65页
    5.6 总结第65-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C-CDMA系统中峰值平均功率比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GPU的多模式雷达信号处理算法并行实现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