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自动化系统验证的通用板式精馏塔动态建模与仿真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 ·自动化在精馏塔中的应用 | 第14页 |
| ·精馏塔仿真与建模的意义 | 第14-15页 |
| ·精馏塔的重要地位 | 第14-15页 |
| ·精馏过程动态仿真的重要性 | 第15页 |
| ·精馏过程动态数学模型的理论 | 第15-17页 |
| ·模型的分类 | 第15-17页 |
| ·动态数学模型的仿真算法 | 第17页 |
| ·建模与仿真的VVA | 第17-20页 |
| ·VVA的概念 | 第18-19页 |
| ·VVA和建模与仿真的关系 | 第19-20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相关物性的计算方法 | 第22-26页 |
| ·汽液相焓 | 第22-23页 |
| ·纯组分焓值计算 | 第22页 |
| ·混合物焓值计算 | 第22-23页 |
| ·活度系数 | 第23页 |
| ·汽液平衡 | 第23-26页 |
| ·汽液平衡常数 | 第24页 |
| ·泡点温度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精馏塔动态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6-40页 |
| ·精馏过程原理 | 第26页 |
| ·精馏塔的基本假设 | 第26-27页 |
| ·再沸器模型 | 第27-29页 |
| ·再沸器的数学模型 | 第27-28页 |
| ·再沸器的信息流图 | 第28-29页 |
| ·塔釜动态模型 | 第29-31页 |
| ·塔釜的数学模型 | 第29-30页 |
| ·塔釜的信息流图 | 第30-31页 |
| ·塔板动态模型 | 第31-32页 |
| ·塔板的数学模型 | 第31-32页 |
| ·塔板的信息流图 | 第32页 |
| ·进料板动态模型 | 第32-34页 |
| ·进料板的数学模型 | 第32-34页 |
| ·进料板的信息流图 | 第34页 |
| ·侧线采出板动态模型 | 第34-36页 |
| ·侧线采出板的数学模型 | 第34-36页 |
| ·侧线采出板的信息流图 | 第36页 |
| ·冷凝器模型 | 第36-40页 |
| 第四章 连续精馏开车过程的研究 | 第40-46页 |
| ·开车过程基本步骤 | 第40-41页 |
| ·开车过程动态特性描述 | 第41-42页 |
| ·单层塔板的动态特性 | 第41-42页 |
| ·塔板间的动态特性 | 第42页 |
| ·开车过程的动态模型 | 第42-46页 |
| ·再沸器模型 | 第42-44页 |
| ·塔板模型 | 第44-46页 |
| 第五章 雾沫夹带现象的研究 | 第46-52页 |
| ·雾沫夹带的原理 | 第46页 |
| ·塔板效率 | 第46-47页 |
| ·雾沫夹带模型的推导 | 第47-52页 |
| ·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47页 |
| ·雾沫夹带校核 | 第47-48页 |
| ·底板模型 | 第48-49页 |
| ·中间各板模型 | 第49-52页 |
| 第六章 精馏塔仿真结果分析 | 第52-70页 |
| ·精馏塔仿真计算 | 第52页 |
| ·压力的计算 | 第52页 |
| ·液相流量的计算 | 第52页 |
| ·模型求解方法 | 第52页 |
| ·动态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2-70页 |
| ·工艺条件 | 第53-54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54-70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 ·结论 | 第70页 |
| ·展望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致谢 | 第76-78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80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