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关于车辆路径规划问题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关于双层车辆路径规划问题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关于电动汽车路径规划问题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创新 | 第18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底层为电动车的双层配送系统分析 | 第20-26页 |
2.1 双层配送系统的功能要素及其流程分析 | 第20-22页 |
2.1.1 双层配送系统的功能要素 | 第20-21页 |
2.1.2 双层配送系统的流程分析 | 第21-22页 |
2.2 电动汽车的特点及其商业应用分析 | 第22-24页 |
2.2.1 电动汽车的特点及其充电模式 | 第22页 |
2.2.2 纯电动汽车的商业应用分析 | 第22-23页 |
2.2.3 电动汽车充电桩布局现状 | 第23-24页 |
2.3 城市配送中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车对比分析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车辆路径规划问题的基础模型及求解算法 | 第26-34页 |
3.1 车辆路径规划问题的基础模型 | 第26-29页 |
3.1.1 考虑车载约束的车辆路径规划问题模型 | 第26-27页 |
3.1.2 双层配送体系的车辆路径规划问题模型 | 第27-28页 |
3.1.3 采用电动汽车的路径规划问题模型 | 第28-29页 |
3.2 车辆路径规划问题求解算法 | 第29-32页 |
3.2.1 精确算法 | 第29-30页 |
3.2.2 传统启发式算法 | 第30-31页 |
3.2.3 智能启发式算法 | 第31-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4 底层为电动车的双层车辆路径规划问题模型 | 第34-41页 |
4.1 底层为电动车的双层车辆路径规划问题描述 | 第34-35页 |
4.2 底层为电动车的双层车辆路径规划模型假设 | 第35页 |
4.3 建立底层为电动车的双层车辆路径规划数学模型 | 第35-40页 |
4.3.1 符号定义 | 第35-36页 |
4.3.2 约束条件分析 | 第36-38页 |
4.3.3 数学模型 | 第38-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5 底层为电动车的双层车辆路径规划问题的算法设计 | 第41-59页 |
5.1 算法设计 | 第41-48页 |
5.1.1 算法思路 | 第41-42页 |
5.1.2 贪婪算法 | 第42-43页 |
5.1.3 自适应大规模邻域搜索算法 | 第43-47页 |
5.1.4 轮盘赌选择机制 | 第47页 |
5.1.5 模拟退火算法 | 第47-48页 |
5.2 数值计算及分析 | 第48-57页 |
5.2.1 算法参数计算及精确度分析 | 第48-50页 |
5.2.2 A公司算例介绍及方案求解 | 第50-54页 |
5.2.3 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全文结论 | 第59-6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A | 第64-65页 |
附录B | 第65-66页 |
附录C | 第66-67页 |
附录D | 第67-86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6-8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