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家“以德养生”思想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第一节 何为“道德” | 第11-12页 |
一、道的含义 | 第11页 |
二、德的含义 | 第11页 |
三、德与善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德馨寿高之典范 | 第12-14页 |
一、古代德馨寿高之典范 | 第12页 |
二、近现代德馨寿高之典范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儒释道三家的以德养生观 | 第14-28页 |
第一节 儒家的以德养生观 | 第14-18页 |
一、仁爱礼诚 | 第15-16页 |
二、浩然正气 | 第16页 |
三、格物致知 | 第16-17页 |
四、孝悌忠恕 | 第17页 |
五、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节 道家的以德养生观 | 第18-22页 |
一、道法自然,尊道贵德 | 第18-19页 |
二、上善若水,守柔抱一 | 第19页 |
三、虚静无为,少私寡欲 | 第19-21页 |
四、善积德者,长生久视 | 第21-22页 |
五、小结 | 第22页 |
第三节 佛家的以德养生观 | 第22-26页 |
一、缘起性空,因缘果报 | 第22-24页 |
二、发菩提心,慈悲喜舍 | 第24-25页 |
三、修戒定慧,灭贪嗔痴 | 第25页 |
四、脱离轮回,涅槃寂静 | 第25-26页 |
五、小结 | 第26页 |
第四节 儒释道三家以德养生观点的异同 | 第26-28页 |
一、不同点 | 第26-27页 |
二、相同点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以德养生原理及意义 | 第28-35页 |
第一节 以德养生原理 | 第28-31页 |
一、医学角度 | 第28-30页 |
二、社会心理学观点 | 第30-31页 |
第二节 以德养生的意义 | 第31-35页 |
一、自然生态和谐 | 第32页 |
二、社会环境和谐 | 第32-33页 |
三、身心健康和谐 | 第33-35页 |
第四章 现代人如何以德养生 | 第35-42页 |
第一节 读圣贤书,深信因果 | 第35-37页 |
一、读圣贤书 | 第35-36页 |
二、深信因果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敦伦尽分,乐善好施 | 第37-38页 |
一、敦伦尽分 | 第37-38页 |
二、乐善好施 | 第38页 |
第三节 淡泊名利,持戒修定 | 第38-39页 |
一、淡泊名利 | 第38-39页 |
二、持戒修定 | 第39页 |
第四节 保护生态,戒杀吃素 | 第39-42页 |
一、保护生态 | 第39-40页 |
二、多素少荤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