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导言 | 第14-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1.3.1 土地流转现状的相关研究 | 第16页 |
1.3.2 关于土地流转动因的研究 | 第16-17页 |
1.3.3 关于家庭农场的研究 | 第17-18页 |
1.3.4 关于土地流转定价的研究 | 第18-19页 |
1.3.5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19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5 数据来源 | 第21-22页 |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2-24页 |
1.6.1 可能的创新 | 第22页 |
1.6.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第22-24页 |
2 交易主体、交易成本与土地流转价格:一个分析框架 | 第24-33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4-26页 |
2.1.1 传统农户 | 第24页 |
2.1.2 家庭农场 | 第24-25页 |
2.1.3 土地流转 | 第25页 |
2.1.4 利益分配 | 第25-2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6-27页 |
2.2.2 不完全契约理论 | 第27-28页 |
2.3 一般分析框架 | 第28-33页 |
2.3.1 传统农户流出承包地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28-29页 |
2.3.2 家庭农场流转土地的动机及其优势 | 第29页 |
2.3.3 土地流转过程中家庭农场与传统农户的利益分配 | 第29-31页 |
2.3.4 基于土地流转的传统农户与家庭农场一般分析框架 | 第31-33页 |
3 土地流转中家庭农场与传统农户的内在关联分析 | 第33-42页 |
3.1 荆州市家庭农场的发展概况 | 第33-35页 |
3.1.1 荆州市家庭农场的认定 | 第33-34页 |
3.1.2 荆州市家庭农场的基本特征 | 第34-35页 |
3.2 荆州市土地流转的基本概况 | 第35-39页 |
3.2.1 土地流转现状 | 第35-36页 |
3.2.2 土地流转趋势 | 第36-37页 |
3.2.3 荆州市土地流转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7-38页 |
3.2.4 荆州市土地流转的主要制约因素 | 第38-39页 |
3.3 基于土地流转的家庭农场与传统农户内在关联分析 | 第39-42页 |
4 土地流转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实证分析 | 第42-53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样本选择 | 第42页 |
4.3 流转时间、交易成本与土地流转价格 | 第42-44页 |
4.4 流转对象、交易成本与土地流转价格 | 第44-46页 |
4.5 交易契约、交易成本与土地流转价格 | 第46-47页 |
4.6 土地流转难易程度、交易成本与土地流转价格 | 第47-49页 |
4.7 土地流转期限、交易成本与土地流转价格 | 第49-51页 |
4.8 中介及中介费用、交易成本与土地流转价格 | 第51-52页 |
4.9 结论与讨论 | 第52-53页 |
5 交易成本与土地流转价格的案例分析 | 第53-58页 |
5.1 案例描述 | 第53-55页 |
5.1.1 宝均家庭农场基本概况 | 第53页 |
5.1.2 宝均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特点 | 第53-54页 |
5.1.3 宝均家庭农场土地流转特征 | 第54-55页 |
5.2 案例分析 | 第55-58页 |
5.2.1 变量选取与说明 | 第55页 |
5.2.2 模型设定 | 第55-56页 |
5.2.3 结果分析 | 第56页 |
5.2.4 结论与讨论 | 第56-58页 |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58-6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