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8页 |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0-15页 |
1.2.1 麦地坪组及筇竹寺组地层划分 | 第10-12页 |
1.2.2 麦地坪组及筇竹寺组烃源岩特征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3 页岩气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1.2.4 页岩气研究领域的方法与技术进展 | 第13-14页 |
1.2.5 主要存在问题 | 第14-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6页 |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16-18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第18-23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第18-21页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第21-23页 |
第3章 典型剖面研究 | 第23-55页 |
3.1 JS1井钻井剖面 | 第23-45页 |
3.1.1 岩石学特征 | 第24-29页 |
3.1.2 沉积环境的无机地球化学指示 | 第29-36页 |
3.1.2.1 试验方法及数据获取 | 第29-30页 |
3.1.2.2 试验数据的涉及层位范围 | 第30-31页 |
3.1.2.3 地球化学数据的地质解释 | 第31-36页 |
3.1.3 有机地化特征 | 第36-39页 |
3.1.4 储层特征 | 第39-45页 |
3.1.4.1 矿物组分特征 | 第39-40页 |
3.1.4.2 孔隙及吸附特征 | 第40-45页 |
3.2 Z4井钻井剖面 | 第45-51页 |
3.3 GS17井钻井剖面 | 第51-53页 |
3.4 MX9井钻井剖面 | 第53-55页 |
第4章 川西南地区麦地坪组及筇竹寺组特征对比 | 第55-71页 |
4.1 岩相特征 | 第55-60页 |
4.1.1 麦地坪组岩相特征 | 第55-58页 |
4.1.2 筇竹寺组岩相特征 | 第58-60页 |
4.2 无机地球化学特征 | 第60-64页 |
4.2.1 古盐度 | 第60-61页 |
4.2.2 氧化还原特征 | 第61-62页 |
4.2.3 关于热液影响的探讨 | 第62-63页 |
4.2.4 稀土元素特征 | 第63-64页 |
4.3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第64-65页 |
4.4 矿物组成特征 | 第65-66页 |
4.5 孔隙特征 | 第66-68页 |
4.5.1 孔隙类型(形态) | 第66-67页 |
4.5.2 孔径分布 | 第67-68页 |
4.6 吸附特征 | 第68-69页 |
4.7 综合对比 | 第69-71页 |
第5章 主要特征的控制因素及页岩岩系发育模式 | 第71-76页 |
5.1 孔隙性与吸附能力的控制因素 | 第71-73页 |
5.2 地层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 | 第73-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