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女贞子、酒女贞子和红花的抗氧化谱效关系及有效期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谱效关系研究综述第13-21页
    1.1 前言第13页
    1.2 特征图谱的建立第13-14页
    1.3 构建谱效关系的药效学研究第14-15页
    1.4 构建谱效关系的数据处理方法第15-16页
    1.5 讨论第16-17页
    本章小结第17-18页
    参考文献第18-21页
第二章 女贞子抗氧化谱效关系研究第21-37页
    2.1 前言第21页
    2.2 药材来源第21-22页
    2.3 仪器第22页
    2.4 试剂第22页
    2.5 试验方法第22-24页
        2.5.1 经典恒温加速试验第22页
        2.5.2 样品溶液制备第22-23页
        2.5.3 DPPH方法第23页
        2.5.4 ABTS方法第23页
        2.5.5 FRAP方法第23页
        2.5.6 女贞子药材特征图谱分析第23-24页
        2.5.7 数据分析第24页
    2.6 试验结果第24-33页
        2.6.1 女贞子药材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第24-25页
        2.6.2 量化色谱峰的确定第25-30页
        2.6.3 谱效关系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第30-32页
        2.6.4 色谱峰成分鉴定第32-33页
    2.7 讨论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第三章 酒炙女贞子抗氧化谱效关系研究第37-51页
    3.1 前言第37页
    3.2 试验材料第37-38页
        3.2.1 药材来源第37-38页
        3.2.2 试验仪器第38页
        3.2.3 试验试剂第38页
    3.3 试验方法第38-40页
        3.3.1 恒温加速试验第38页
        3.3.2 样品溶液制备第38页
        3.3.3 DPPH方法第38-39页
        3.3.4 ABTS方法第39页
        3.3.5 FRAP方法第39页
        3.3.6 酒女贞子特征图谱分析第39-40页
        3.3.7 数据分析第40页
    3.4 结果第40-47页
        3.4.1 酒女贞子饮片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第40-41页
        3.4.2 量化色谱峰的确定第41-45页
        3.4.3 谱效关系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第45-47页
        3.4.4 色谱峰成分鉴定第47页
    3.5 讨论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1页
第四章 红花抗氧化谱效关系研究第51-65页
    4.1 前言第51页
    4.2 材料第51-52页
        4.2.1 植物来源第51页
        4.2.2 试验仪器第51-52页
        4.2.3 试验试剂第52页
    4.3 试验方法第52-54页
        4.3.1 经典恒温加速试验第52页
        4.3.2 样品溶液制备第52页
        4.3.3 DPPH方法第52页
        4.3.4 ABTS方法第52页
        4.3.5 FRAP方法第52-53页
        4.3.6 红花药材特征图谱分析第53-54页
        4.3.7 数据分析第54页
    4.4 试验结果第54-60页
        4.4.1 红花药材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第54-55页
        4.4.2 量化色谱峰的确定第55-58页
        4.4.3 谱效关系的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第58-60页
    4.5 讨论第60-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第五章 女贞子和红花的有效期研究第65-79页
    5.1 前言第65页
    5.2 试验仪器、材料和试剂第65-66页
        5.2.1 试验仪器第65-66页
        5.2.2 试验材料第66页
        5.2.3 试验试剂第66页
    5.3 试验方法第66-71页
        5.3.1 方法学研究及结果第66-70页
        5.3.2 含量测定第70-71页
    5.4 数据处理及结果第71-74页
        5.4.1 女贞子有效期的预测第71-73页
        5.4.2 红花有效期的预测第73-74页
    5.5 讨论第74-76页
    本章小结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论文创新点第79-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1-83页
致谢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佛山雪胆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苏木饮片化学成分及其对酪氨酸酶活性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