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 本文特色及其研究思路 | 第13-16页 |
第一章 《三体》三部曲:中国的《2001太空漫游》 | 第16-22页 |
第一节 科幻小说的发展及其现状 | 第16-18页 |
第二节 中西科幻小说的传承关系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刘慈欣作品中的“克拉克味儿”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创作内容的相继:迷人的科学技术 | 第22-31页 |
第一节 乐观的科学主义者 | 第22-26页 |
一. 科幻创作内容的两大支流:科学与反科学的碰撞 | 第22-24页 |
二. 从克拉克到刘慈欣:对科学主义的相同坚守 | 第24-26页 |
第二节 科学在创作内容中的主体地位 | 第26-31页 |
一. 内容主体:数量惊人的科学元素与丰富迷人的技术细节 | 第26-28页 |
二. 身份主体:外星人的缺场和科学神的出现 | 第28-31页 |
第三章 文学形象的接受:种族形象与世界形象 | 第31-41页 |
第一节 宏大叙事视角下的种族形象 | 第31-36页 |
一. 种族形象的出现与个人形象的缺失 | 第32-34页 |
二. 种族形象对宏大叙事的召唤 | 第34-36页 |
第二节 丰富瑰丽的世界形象 | 第36-41页 |
一. 神奇的想象与瑰丽的想象世界 | 第37-39页 |
二. 先设定后描写 | 第39-41页 |
第四章 美学风格的传承:康德式的崇高 | 第41-51页 |
第一节 自然美:美学的崇高——遇见异域 | 第41-46页 |
一. 数学的崇高 | 第42-44页 |
二. 力学的崇高 | 第44-46页 |
第二节 伦理美:道德的崇高——遇见自身 | 第46-51页 |
一. 精神性:进取和求真 | 第46-48页 |
二. 伦理性:英雄主义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