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大视场人工复眼成像结构研究与实验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7页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1.1 应用需求第11-12页
        1.1.2 昆虫复眼结构的启示第12页
    1.2 人工复眼结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2-2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2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22-25页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第25-26页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第26-27页
第二章 人工复眼结构研究方案及参数分析第27-35页
    2.1 人工复眼结构工作原理第27-28页
    2.2 总体方案制定第28-34页
        2.2.1 镜头部分第29-32页
        2.2.2 传感器参数第32-33页
        2.2.3 镜头参数与传感器之间的关系第33-34页
    2.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人工复眼结构的设计方法第35-69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光学系统像差分析第35-49页
    3.3 镜头设计第49-57页
    3.4 镜头的视场表征及排布第57-68页
    3.5 小结第68-69页
第四章 基于人工复眼结构的图像处理算法第69-84页
    4.1 引言第69-70页
    4.2 算法基本原理第70-72页
    4.3 三通道成像实验第72-74页
    4.4 多通道人工复眼成像结果图像拼接方法第74-81页
        4.4.1 交点坐标的计算第75-77页
        4.4.2 图像处理算法第77-79页
        4.4.3 虚拟空间验证算法第79-81页
    4.5 图像优化算法研究第81-82页
    4.6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五章 人工复眼成像结构制备技术研究第84-98页
    5.1 引言第84页
    5.2 镜头加工技术研究第84-90页
        5.2.1 镜片加工技术研究第84-87页
        5.2.2 镜片封装技术研究第87-90页
    5.3 镜头支撑体结构的制备第90-92页
    5.4 镜头与支撑体结构之间的互联第92-96页
    5.5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六章 人工复眼成像实验研究第98-109页
    6.1 引言第98页
    6.2 误差校正与视场冗余第98-102页
    6.3 复眼结构成像实验第102-108页
    6.4 小结第108-109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09-111页
    7.1 本文创新点与结论第109页
    7.2 后续工作展望第109-111页
        7.2.1 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第109-110页
        7.2.2 未来工作方向展望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9-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在线社会网络中的信息推荐技术研究
下一篇:面向社会化媒体内容的若干聚类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