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1.1 基本情况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性质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及任务 | 第9-10页 |
1.1.3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1.2.1 沉积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10页 |
1.2.2 储层沉积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储层沉积学的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13-15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5-22页 |
2.1 构造特征 | 第15-17页 |
2.2 地层特征及沉积特征 | 第17-22页 |
2.2.1 地层特征 | 第17-19页 |
2.2.2 沉积特征 | 第19-22页 |
第3章 储层的微观特征 | 第22-57页 |
3.1 储层的岩石学特征 | 第22-28页 |
3.2 储层孔隙类型及孔喉结构特征 | 第28-37页 |
3.2.1 孔隙类型 | 第28-31页 |
3.2.2 孔喉结构特征 | 第31-37页 |
3.3 填隙物特征 | 第37-41页 |
3.4 储层的成岩作用及物性控制分析 | 第41-57页 |
3.4.1 成岩作用的类型 | 第41-51页 |
3.4.2 成岩阶段划分 | 第51-52页 |
3.4.3 储层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54页 |
3.4.4 相对高孔高渗储层的影响因素及成因机理分析 | 第54-57页 |
第4章 宏观非均质性分析 | 第57-89页 |
4.1 储层的四性特征 | 第57-63页 |
4.1.1 测井数据的处理 | 第57-58页 |
4.1.2 储层四性关系及特性分析 | 第58-63页 |
4.2 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 | 第63-79页 |
4.2.1 层内非均质性 | 第63-68页 |
4.2.2 层间非均质性 | 第68-71页 |
4.2.3 平面非均质性 | 第71-79页 |
4.3 储层综合评价 | 第79-89页 |
4.3.1 储层定性评价 | 第80-81页 |
4.3.2 储层定量评价 | 第81-8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8页 |
附录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