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钢论文--钢的组织与性能论文

含锰TRIP/TWIP钢的强韧化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8-40页
    1.1 选题的意义第18-19页
    1.2 高锰钢的简介第19-20页
    1.3 TRIP效应第20-25页
        1.3.1 TRIP效应的简介第20页
        1.3.2 马氏体相变的驱动力第20-21页
        1.3.3 马氏体相变的唯象理论第21-24页
        1.3.4 马氏体相变的晶体取向关系第24-25页
    1.4 TWIP效应第25-32页
        1.4.1 TWIP效应的简介第25页
        1.4.2 面心立方结构的位错和层错第25-27页
        1.4.3 形变孪晶的形核和生长机制第27-32页
            1.4.3.1 极轴机制第27-30页
            1.4.3.2 层错机制第30-31页
            1.4.3.3 其它机制第31-32页
    1.5 影响TRIP/TWIP钢组织和性能的因素第32-36页
        1.5.1 合金元素第32-33页
            1.5.1.1 Mn元素第32-33页
            1.5.1.2 Al元素第33页
            1.5.1.3 Si元素第33页
            1.5.1.4 C、N元素第33页
        1.5.2 晶粒大小第33-36页
            1.5.2.1 晶粒尺寸对孪生的影响第33-35页
            1.5.2.2 晶粒尺寸对马氏体相变的影响第35-36页
        1.5.3 温度第36页
        1.5.4 层错能第36页
    1.6 TRIP/TWIP钢的应变硬化行为第36-37页
    1.7 TRIP/TWIP钢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7-38页
    1.8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第38-40页
第2章 实验方法第40-51页
    2.1 实验材料第40-42页
        2.1.1 实验材料的制备第40页
            2.1.1.1 Fe-Mn-Al-Si系合金的制备第40页
            2.1.1.2 Mn12Ni2MoTi(Al)钢的制备第40页
        2.1.2 实验钢的加工工艺第40-42页
            2.1.2.1 轧制工艺第40-41页
            2.1.2.2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第41-42页
    2.2 力学性能测试第42-43页
        2.2.1 准静态单轴拉伸测试第42页
        2.2.2 夏比冲击实验第42-43页
        2.2.3 显微硬度测试第43页
    2.3 微观组织分析第43-49页
        2.3.1 金相观察第43-44页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第44页
        2.3.3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第44-47页
            2.3.3.1 简介及相关原理第44-45页
            2.3.3.1 织构分析第45-47页
        2.3.4 XRD物相分析第47-48页
        2.3.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第48-49页
            2.3.5.1 弱束暗场像第48-49页
            2.3.5.2 高分辨像第49页
    2.4 实验设备第49-51页
第3章 高锰TRIP/TWIP钢中晶粒尺寸与加工硬化的关系第51-70页
    3.1 引言第51-52页
    3.2 层错能第52-53页
    3.3 冷轧样品在退火过程中的织构演变第53-55页
    3.4 准静态单轴拉伸第55-58页
    3.5 晶粒尺寸对马氏体相变的影响第58-59页
    3.6 微观组织表征第59-62页
    3.7 Hall-Petch关系的讨论第62-68页
        3.7.1 Hall-Petch关系的扩展第62-63页
        3.7.2 σ_(i(ε))随着应变量的变化第63-65页
        3.7.3 k_((ε))值随着应变量的变化第65页
        3.7.4 关于k_((ε))值的讨论第65-68页
    3.8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4章 高锰TWIP钢中形变孪晶的强韧化机制第70-87页
    4.1 引言第70-71页
    4.2 微观组织分析第71-78页
        4.2.1 拉伸样品的低倍TEM第71-72页
        4.2.2 台阶第72-74页
        4.2.3 9R结构第74-75页
        4.2.4 孪晶界与位错的相互作用第75-78页
    4.3 形变孪晶的加热实验第78-83页
        4.3.1 形变孪晶在加热条件下的变化趋势第78-80页
        4.3.2 形变孪晶的退化机制第80-83页
            4.3.2.1 扩展Σ3{112}非共格孪晶界的移动第80-81页
            4.3.2.2 位错分解第81-82页
            4.3.2.3 再结晶第82-83页
    4.4 讨论第83-86页
        4.4.1 孪生诱发塑性机制第83-84页
        4.4.2 孪晶界强化机制第84-85页
        4.4.3 形变孪晶的热稳定性第85-86页
    4.5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5章 高锰TRIP/TWIP钢的冲击变形机制与强韧化探讨第87-104页
    5.1 引言第87-88页
    5.2 不同晶粒尺寸样品的制备第88-89页
    5.3 夏比冲击实验第89-90页
    5.4 微观组织分析第90-97页
        5.4.1 金相观察第90-91页
        5.4.2 微区XRD分析第91-92页
        5.4.3 不同冲击温度试样的TEM观察第92-97页
            5.4.3.1 –190℃下冲击试样的TEM分析第92-95页
            5.4.3.2 –80℃下冲击试样的TEM分析第95-96页
            5.4.3.3 20℃下冲击试样的TEM分析第96-97页
    5.5 讨论分析第97-102页
        5.5.1 晶粒尺寸的影响第97-98页
        5.5.2 温度对变形机制的影响第98-102页
            5.5.2.1 温度对层错能的影响第99-101页
            5.5.2.2 温度对Gibbs自由能的影响第101-102页
    5.6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6章 高锰TRIP/TWIP钢的表面强化第104-115页
    6.1 引言第104页
    6.2 硬度测试第104-106页
    6.3 微观组织分析第106-108页
        6.3.1 SMGT处理后试样的SEM表征第106页
        6.3.2 SMGT处理后试样的TEM表征第106-108页
    6.4 不同温度退火后的SMGT样品第108-110页
    6.5 冷轧试样及其不同温度退火后的微观组织第110-111页
    6.6 形变孪晶和α′-马氏体的热稳定性第111-112页
    6.7 讨论第112-114页
    6.8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第7章 中锰超细TRIP/TWIP钢的析出强化第115-124页
    7.1 引言第115页
    7.2 热处理工艺第115-116页
    7.3 不同热处理方式后的SEM形貌组织特征第116-118页
    7.4 超细晶组织第118-120页
    7.5 析出相第120-121页
    7.6 奥氏体含量第121-122页
    7.7 力学性能第122-123页
    7.8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结论第124-126页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以后工作展望第126-127页
    1.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26页
    2. 工作展望第12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42页
致谢第142-143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制造企业服务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Intercalation and Hybridization of Low-dimensional Nanostructures for Chemical and Physical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