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2-18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第一章 贫困问题的一般探讨 | 第18-22页 |
第一节 贫困的一般定义 | 第18-20页 |
一、贫困的内涵 | 第18页 |
二、贫困的定义 | 第18-20页 |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与减贫的相关性分析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我国现阶段减贫税收政策的目标人群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减贫税收政策与减贫 | 第22-24页 |
第一节 初次分配中的税收政策 | 第22页 |
第二节 再分配中的税收政策 | 第22-23页 |
第三节 税收减贫政策的对象及目标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我国低收入人群的税收负担与消费税政策分析 | 第24-30页 |
第一节 消费税政策的调节职能 | 第24-25页 |
一、消费税的调节和引导消费职能 | 第24页 |
二、消费税的环境保护职能 | 第24-25页 |
三、消费税的收入再分配职能 | 第25页 |
第二节 烟草消费税对低收入人群税负实例分析 | 第25-26页 |
第三节 低收入人群的税收负担与现行消费税政策分析 | 第26-27页 |
一、税目设置未能与时俱进,调节和引导消费职能失效 | 第26页 |
二、税率设置单一,无法体现“绿色税收”的初衷 | 第26-27页 |
三、随着“营改增”的推进,仅对货物征税显得狭隘,还应对劳务进行征税 | 第27页 |
第四节 利贫消费税政策的探讨 | 第27-30页 |
一、税目设置涵盖劳务 | 第27-28页 |
二、需重新定义奢侈品的概念 | 第28页 |
三、涵盖其他资源和污染产品 | 第28页 |
四、取消部分消费税税目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农民的税收负担与税收政策分析 | 第30-34页 |
第一节 新中国农业税制变迁史 | 第30页 |
第二节 农业税费政策对农民收入影响分析 | 第30-31页 |
第三节 农民应享有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权利分析 | 第31页 |
第四节 支持农民增收的税收减贫政策建议 | 第31-34页 |
第五章 城市低收入人群税收负担与税收政策分析 | 第34-40页 |
第一节 我国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情况 | 第34页 |
第二节 我国城市低收入群体涉及的税收政策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工资薪金所得税与城市居民收入分配 | 第35-36页 |
第四节 针对残疾人的再就业税收政策 | 第36-37页 |
第五节 促进自我就业税收优惠政策 | 第37-40页 |
一、针对个人的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分析 | 第37页 |
二、针对企业的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分析 | 第37-40页 |
第六章 营改增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第40-44页 |
第一节 营改增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第40页 |
第二节 营改增释放减税红利 | 第40-42页 |
一、营改增将价内税改为价外税,降低税负 | 第40-41页 |
二、营改增将全行业纳入抵扣范围,间接实现减税 | 第41-42页 |
第三节 营改增政策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讨 | 第42-44页 |
一、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减轻阵痛。 | 第42页 |
二、消除增值税发票难获取的不利因素。 | 第42页 |
三、合理优化行业增值税税率。 | 第42页 |
四、积极规避纳税风险。 | 第42-44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44-46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44-45页 |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