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新型功能化吸附材料制备及对镉、铟离子的识别性能

声明与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重要符号表第14-16页
缩略词表第16-23页
1 绪论第23-44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23-24页
    1.2 本课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第24-42页
        1.2.1 离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现状第24-31页
        1.2.2 镉离子污染及其处理方法第31-35页
        1.2.3 铟及其回收提取工艺第35-42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42-44页
2 实验方法和研究方法介绍及其对多羧甲基功能修饰硅胶的研究第44-74页
    2.1 引言第44-45页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5-46页
    2.3 含有可聚合双键修饰硅胶和多羧甲基功能修饰硅胶的制备第46-48页
    2.4 硅胶表面Cd(Ⅱ)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第48-49页
    2.5 含巯基表面Cd(Ⅱ)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第49-51页
    2.6 In(Ⅲ)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的制备第51-52页
    2.7 表面接枝型In(Ⅲ)表面印迹聚合物的制备第52-54页
    2.8 静态吸附实验第54-57页
        2.8.1 吸附动力学第54页
        2.8.2 体系温度对吸附容量的影响第54-55页
        2.8.3 最大饱和吸附容量的测定第55页
        2.8.4 选择性吸附第55-56页
        2.8.5 pH值对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第56-57页
    2.9 动态吸附实验第57-60页
        2.9.1 固相萃取第57-58页
        2.9.2 解吸与再生性能第58页
        2.9.3 共存离子的影响第58-59页
        2.9.4 印迹聚合物的实际应用第59-60页
    2.10 多羧甲基功能修饰硅胶结构表征第60-63页
        2.10.1 红外光谱分析第60页
        2.10.2 元素分析第60-61页
        2.10.3 热稳定性分析第61-62页
        2.10.4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第62-63页
    2.11 多羧甲基功能修饰硅胶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第63-68页
        2.11.1 溶液pH值对金属离子吸附容量的影响第63-64页
        2.11.2 吸附等温线第64-66页
        2.11.3 竞争吸附第66-67页
        2.11.4 动态吸附第67-68页
    2.12 金属离子的洗脱和重复性使用性能第68页
    2.13 多羧甲基功能修饰硅胶的应用第68-69页
    2.14 讨论第69-73页
        2.14.1 针对镉离子的新材料制备方法第69-70页
        2.14.2 针对铟离子的新材料制备方法第70页
        2.14.3 功能单体的单一性问题第70-71页
        2.14.4 修饰硅胶的应用第71-73页
    2.1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3 硅胶表面Cd(Ⅱ)印迹聚合物对镉离子识别性能研究第74-93页
    3.1 引言第74-75页
    3.2 硅胶表面Cd(Ⅱ)印迹聚合物与Cd~(2+)的结合特性研究第75-85页
        3.2.1 溶液pH值对Cd~(2+)去除率的影响第76-77页
        3.2.2 最大饱和吸附容量第77页
        3.2.3 吸附动力学第77-80页
        3.2.4 温度对Cd~(2+)吸附容量的影响第80-81页
        3.2.5 吸附选择性第81-82页
        3.2.6 洗脱液的选择第82页
        3.2.7 富集因子第82-83页
        3.2.8 共存离子的影响第83-84页
        3.2.9 印迹聚合物的再生性能第84页
        3.2.10 硅胶表面Cd(Ⅱ)印迹聚合物对含镉废水的应用第84-85页
    3.3 样品结构表征与机理分析第85-88页
        3.3.1 红外光谱第85页
        3.3.2 氮气吸附-脱附分析第85-86页
        3.3.3 表观形貌分析第86-87页
        3.3.4 热稳定性分析第87-88页
    3.4 讨论第88-91页
    3.5 本章小结第91-93页
4 含巯基表面Cd(Ⅱ)离子印迹聚合物对镉离子识别性能研究第93-117页
    4.1 引言第93-94页
    4.2 含巯基表面Cd(Ⅱ)离子印迹聚合物对Cd~(2+)的吸附性能第94-105页
        4.2.1 溶液pH值对Cd~(2+)吸附容量的影响第94-95页
        4.2.2 吸附动力学第95-100页
        4.2.3 吸附热力学第100-102页
        4.2.4 初始浓度对Cd~(2+)吸附容量的影响第102-105页
    4.3 含巯基表面Cd(Ⅱ)离子印迹聚合物对Cd~(2+)的识别性能第105-107页
    4.4 富集因子第107页
    4.5 共存离子的影响第107-108页
    4.6 金属离子的解吸与吸附剂的再生性能第108页
    4.7 含巯基表面Cd(Ⅱ)离子印迹聚合物对含镉废水的应用第108-109页
    4.8 样品表征及吸附过程机理分析第109-112页
        4.8.1 红外光谱分析第109-110页
        4.8.2 N_2吸附/脱附分析第110页
        4.8.3 表观形貌分析第110-111页
        4.8.4 热重分析第111-112页
    4.9 讨论第112-116页
        4.9.1 研究的意义第112-113页
        4.9.2 关于选择性分离与功能单体第113-116页
    4.10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5 In(Ⅲ)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对铟离子识别性能研究第117-136页
    5.1 引言第117-118页
    5.2 In(Ⅲ)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和非印迹聚合物对In~(3+)的吸附、识别性能第118-127页
        5.2.1 溶液pH值对In~(3+)吸附容量的影响第118-119页
        5.2.2 吸附动力学第119-122页
        5.2.3 吸附等温线第122-123页
        5.2.4 吸附热力学第123-125页
        5.2.5 竞争吸附第125-126页
        5.2.6 固相萃取第126-127页
    5.3 洗脱液的选择第127页
    5.4 吸附剂的再生性能第127-128页
    5.5 In(Ⅲ)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对含铟废水的应用第128页
    5.6 样品的表征和吸附过程的机理第128-132页
        5.6.1 红外光谱分析第128-129页
        5.6.2 表观形貌分析第129-130页
        5.6.3 N_2吸附/脱附分析第130-131页
        5.6.4 热稳定性分析第131-132页
    5.7 讨论第132-134页
    5.8 本章小结第134-136页
6 表面接枝型In(Ⅲ)表面印迹聚合物对铟离子的识别性能研究第136-158页
    6.1 引言第136-137页
    6.2 表面接枝型In(Ⅲ)表面印迹聚合物和非印迹聚合物对In~(3+)吸附性能第137-147页
        6.2.1 溶液pH值对In~(3+)吸附容量的影响第137页
        6.2.2 接触时间对In~(3+)吸附容量的影响第137-139页
        6.2.3 吸附动力学第139-142页
        6.2.4 不同初始浓度对In~(3+)吸附容量的影响第142-143页
        6.2.5 吸附等温线第143-145页
        6.2.6 温度对对In~(3+)吸附容量的影响第145-146页
        6.2.7 吸附热力学第146-147页
    6.3 竞争吸附第147-148页
        6.3.1 二元混合体系中干扰离子对In~(3+)的竞争吸附第147-148页
        6.3.2 多元体系中干扰离子对In~(3+)的竞争吸附第148页
    6.4 固相萃取第148页
    6.5 吸附剂的再生性能第148-149页
    6.6 表面接枝型In(Ⅲ)表面印迹聚合物对含铟废水的应用第149页
    6.7 样品的结构表征和吸附机理第149-153页
        6.7.1 红外光谱分析第149-150页
        6.7.2 表观形貌分析第150-151页
        6.7.3 N_2吸附/脱附分析第151-152页
        6.7.4 热稳定性分析第152-153页
    6.8 讨论第153-155页
    6.9 本章小结第155-158页
7 总结与展望第158-162页
    7.1 总结第158-160页
    7.2 主要创新第160页
    7.3 展望第160-162页
参考文献第162-183页
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83-184页
附录A 学科组发表的论文及已完成的学位论文清单第184-191页
附录B 参考文献被引频次一览表第191-197页
人名索引第197-200页
主题词索引第200页

论文共2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阳离子型环金属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氧传感性能研究
下一篇:高精度多波长光聚合分子印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的制备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