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导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创新和不足 | 第16-17页 |
1.4.1 创新点 | 第16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2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发展历程 | 第17-23页 |
2.1 改革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1.1 财政分权理论 | 第17-18页 |
2.1.2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第18-19页 |
2.1.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页 |
2.1.4 组织的扁平化理论 | 第19-20页 |
2.2 发展历程 | 第20-23页 |
2.2.1 财政体制改革历程 | 第20-21页 |
2.2.2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模式 | 第21-23页 |
3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下瑞金市财政运作情况分析 | 第23-29页 |
3.1 瑞金市基本状况 | 第23-24页 |
3.2 瑞金市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现状分析 | 第24-26页 |
3.2.1 江西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历程 | 第24-25页 |
3.2.2 瑞金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措施 | 第25-26页 |
3.3 瑞金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3.3.1 县域经济增长乏力,改革效果不明显 | 第26-27页 |
3.3.2 省财政管理幅度大,县级财政管理不到位 | 第27页 |
3.3.3 事权财权不一致 | 第27页 |
3.3.4 体制性摩擦,出现跨区公共品供给矛盾 | 第27-29页 |
4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下影响瑞金市财政体制改革的因素 | 第29-34页 |
4.1 行政体制改革滞后 | 第29页 |
4.2 财政转移制度不完善 | 第29-32页 |
4.2.1 财政转移支付不能满足财政支出需求 | 第29-30页 |
4.2.2 财政转移资金结构不合理 | 第30-31页 |
4.2.3 财政转移支出制度不完善 | 第31页 |
4.2.4 财权和事权不对等 | 第31-32页 |
4.3 财政监督制度不完善 | 第32-34页 |
4.3.1 省直管县财政资金管理不完善 | 第32页 |
4.3.2 县级财政监督机构监管不到位 | 第32页 |
4.3.3 市级财政对县级财政监管弱化 | 第32-33页 |
4.3.4 省级监督力量不能及时到位 | 第33-34页 |
5 推进瑞金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对策 | 第34-41页 |
5.1 完善行政管理制度 | 第34-36页 |
5.1.1 推进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 | 第34页 |
5.1.2 鼓励市县财政合作 | 第34页 |
5.1.3 合理政府规模 | 第34-35页 |
5.1.4 完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 | 第35-36页 |
5.2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 第36-37页 |
5.2.1 合理分配转移支付资金 | 第36页 |
5.2.2 适当调整转移支付结构 | 第36-37页 |
5.2.3 完善转移支付监督体系 | 第37页 |
5.3 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完善财政体制 | 第37-39页 |
5.3.1 明确划分政府间的事权和财权 | 第37-38页 |
5.3.2 完善地方税制 | 第38-39页 |
5.4 完善财政监督体制 | 第39-41页 |
5.4.1 加强省级和市级对县级财政的监督 | 第39页 |
5.4.2 加强县级财政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 第39-40页 |
5.4.3 建立县级财政社会监督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