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注释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当前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物理层安全 | 第12-14页 |
1.2.2 能量采集技术 | 第14-16页 |
1.2.3 认知无线电技术 | 第16-18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18-20页 |
第2章 物理层安全理论基础 | 第20-28页 |
2.1 窃听信道模型 | 第20-21页 |
2.2 衰落 | 第21-22页 |
2.3 物理层安全相关技术 | 第22-25页 |
2.3.1 分集技术 | 第23-24页 |
2.3.2 天线选择技术 | 第24-25页 |
2.4 物理层安全的性能指标 | 第25-27页 |
2.4.1 安全容量 | 第25-26页 |
2.4.2 安全中断概率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基于能量采集的单天线认知网络安全性能 | 第28-37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系统模型 | 第28-31页 |
3.3 SOP分析 | 第31-32页 |
3.4 仿真验证与性能分析 | 第32-36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36-37页 |
第4章 基于能量采集的多天线认知网络安全性能 | 第37-55页 |
4.1 系统模型 | 第37-41页 |
4.1.1 最优天线选择策略 | 第39页 |
4.1.2 次优天线选择策略 | 第39-40页 |
4.1.3 空时传输策略 | 第40-41页 |
4.2 准确的SOP分析 | 第41-46页 |
4.2.1 最优天线选择策略 | 第41-43页 |
4.2.2 次优天线选择策略 | 第43-44页 |
4.2.3 空时传输策略 | 第44-46页 |
4.3 渐进的SOP分析 | 第46-51页 |
4.3.1 最优天线选择策略 | 第46-47页 |
4.3.2 次优天线选择策略 | 第47-49页 |
4.3.3 空时编码策略 | 第49-51页 |
4.4 仿真验证与性能分析 | 第51-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过时CSI下基于能量采集的认知网络安全性能 | 第55-63页 |
5.0 引言 | 第55-56页 |
5.1 系统模型 | 第56-57页 |
5.2 准确的SOP分析 | 第57-59页 |
5.3 渐近的SOP分析 | 第59-60页 |
5.4 仿真验证与性能分析 | 第60-6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3-64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