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创新之处与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4.1 主要创新点 | 第14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第2章 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概述与电视叙事学分析 | 第15-20页 |
2.1 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的界定 | 第15-18页 |
2.1.1 情感调解类节目的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2.1.2 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的特点 | 第16页 |
2.1.3 本文主要分析的几档情感调解类节目 | 第16-18页 |
2.2 叙事学与电视节目结合的双赢选择 | 第18页 |
2.3 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叙事的两个层面 | 第18-20页 |
2.3.1 从故事层面看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 | 第18-19页 |
2.3.2 从话语层面看情感调节类电视节目 | 第19-20页 |
第3章 情感调解类节目的叙事故事分析 | 第20-32页 |
3.1 情感调解类节目的叙事人物 | 第20-23页 |
3.1.1 来自普通大众的故事讲述者——当事人 | 第20页 |
3.1.2 阅历丰富的故事引导者——演播室主持人 | 第20-22页 |
3.1.3 风格迥异的故事调解者——嘉宾 | 第22-23页 |
3.2 情感调解类节目的故事情节 | 第23-31页 |
3.3 网络环境下节目在叙事故事方面的创新 | 第31-32页 |
第4章 情感调解类节目的叙事话语分析 | 第32-44页 |
4.1 情感调解类电视节目的叙事视角 | 第32-37页 |
4.1.1 故事亲历者的限制视角叙事 | 第33页 |
4.1.2 主持人/技术的全知视角引导叙事 | 第33-36页 |
4.1.3 嘉宾/调解员的客观视角辅助叙事 | 第36-37页 |
4.2 情感调解类节目的叙事时空解读 | 第37-41页 |
4.2.1 叙事时序——叙事文本时间上的优化整合 | 第37-38页 |
4.2.2 叙事时距——从细节把握叙事节奏 | 第38-40页 |
4.2.3 叙事频率——通过重复强调叙事文本 | 第40页 |
4.2.4 叙事空间——叙事文本在空间上的交替呈现 | 第40-41页 |
4.3 情感调解类节目的冲突设计 | 第41-42页 |
4.3.1 主持人与当事人之间的冲突 | 第41页 |
4.3.2 当事人自身的冲突 | 第41-42页 |
4.3.3 嘉宾和观众之间的冲突 | 第42页 |
4.4 情感调解类节目的悬念设计 | 第42-44页 |
第5章 情感调解类节目的叙事建议 | 第44-47页 |
5.1 掌握叙事方法,提高叙事魅力 | 第44-45页 |
5.2 重视叙事真实,提高人文关怀 | 第45页 |
5.3 把握节目受众,提高叙事合力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