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环境规制相关概念 | 第9-13页 |
1.2.1 环境 | 第9页 |
1.2.2 环境的属性 | 第9-11页 |
1.2.3 环境规制 | 第11页 |
1.2.4 环境规制的政策措施 | 第11-13页 |
1.3 中国环境规制效率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4 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16-17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17-18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18页 |
1.6 创新点 | 第18-19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环境规制效率测度指标选择与现状分析 | 第20-28页 |
2.1 环境规制效率测度的指标选择 | 第20-21页 |
2.2 环境规制现状分析 | 第21-27页 |
2.2.1 环境规制投入现状分析 | 第21-24页 |
2.2.2 环境规制产出现状分析 | 第24-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中国环境规制效率时空差异研究 | 第28-37页 |
3.1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 | 第28-30页 |
3.2 中国环境规制效率时空差异分析 | 第30-34页 |
3.2.1 考虑非期望与不考虑非期望对比分析 | 第30-31页 |
3.2.2 两极效应分析 | 第31-33页 |
3.2.3 双边效应分析 | 第33-34页 |
3.3 中国环境规制效率投入产出优化分析 | 第34-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环境规制效率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44页 |
4.1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 第37-38页 |
4.2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分析 | 第38-39页 |
4.3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分析 | 第39-42页 |
4.3.1 我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指数趋势分析 | 第39-40页 |
4.3.2 我国环境规制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测度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4.4 中国各省市环境规制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聚类分析 | 第42-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环境规制效率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50页 |
5.1 Tobit模型 | 第44页 |
5.2 影响因素的选择 | 第44-46页 |
5.3 我国环境规制效率的Tobit回归分析模型及其结果 | 第46-4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0-56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0-52页 |
6.2 对策分析 | 第52-54页 |
6.2.1 发挥资源禀赋优势 | 第52-53页 |
6.2.2 优化环境资源配置 | 第53页 |
6.2.3 提高外资利用水平 | 第53-54页 |
6.2.4 广纳群众环境诉求 | 第54页 |
6.2.5 加大环境科技支撑 | 第54页 |
6.3 不足及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附录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