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精神病学论文--反应性精神障碍论文

眼动脱敏与再加工疗法对未成年人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效果的元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9页
    1.1 眼动脱敏与再加工疗法第10-14页
        1.1.1 眼动脱敏与再加工疗法的含义第10页
        1.1.2 眼动脱敏与再加工疗法的发展历史第10-11页
        1.1.3 眼动脱敏与再加工疗法的术语解释及治疗程序第11-13页
        1.1.4 眼动脱敏与再加工疗法的理论模型第13页
        1.1.5 眼动脱敏与再加工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第13-14页
    1.2 创伤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第14-19页
        1.2.1 创伤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含义第14-15页
        1.2.2 未成年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与表现第15-17页
        1.2.3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测量工具第17-19页
第二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第19-20页
    2.1 问题提出第19页
    2.2 研究假设第19-20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20-24页
    3.1 文献检索第20页
    3.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第20页
    3.3 文献的质量评估及基本特征描述第20-21页
    3.4 元分析的统计与分析第21-22页
    3.5 调节变量编码及亚组分析第22-24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4-34页
    4.1 文献筛选结果第24页
    4.2 文献的质量评估第24-25页
    4.3 纳入研究的文献基本特征第25-28页
    4.4 统计分析第28-34页
        4.4.1 效果量的计算第28页
        4.4.2 PTSD症状的meta分析与发表偏倚的检测第28-32页
        4.4.3 影响效果量的亚组分析第32-34页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第34-38页
    5.1 EMDR治疗未成年个体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总体疗效分析第34-36页
    5.2 影响EMDR治疗疗效的因素的分析第36-37页
    5.3 结论第37-38页
第六章 研究的思考与展望第38-40页
    6.1 研究的局限之处第38页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38页
    6.3 未来研究方向及对策第38-40页
致谢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11/tPA/BDNF通路基因与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关联性分析
下一篇:血管性危险因素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默认网络影响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