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富积累中的资产管理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前言 | 第6-7页 |
| 1 总述 | 第7-14页 |
| 1.1 资产管理概述 | 第7-9页 |
| 1.1.1 资产管理概念界定 | 第7页 |
| 1.1.2 资产管理业务的基本类型 | 第7-8页 |
| 1.1.3 资产管理业务的特点 | 第8-9页 |
| 1.2 资产管理在我国开展的必要性和意义 | 第9-14页 |
| 1.2.1 资产管理在我国开展的必要性 | 第9-12页 |
| 1.2.2 我国发展资产管理业务的意义 | 第12-14页 |
| 2 我国资产管理的发展历程、现状与问题 | 第14-25页 |
| 2.1 我国资产管理的发展历程 | 第14-15页 |
| 2.2 我国资产管理的发展现状 | 第15-22页 |
| 2.2.1 我国资产管理的中介机构 | 第15-18页 |
| 2.2.2 我国资产管理的规模 | 第18-20页 |
| 2.2.3 我国资产管理资金的来源结构 | 第20-21页 |
| 2.2.4 我国资产管理的收益 | 第21-22页 |
| 2.3 目前我国资产管理的风险与存在的问题 | 第22-25页 |
| 2.3.1 我国资产管理的风险 | 第22-23页 |
| 2.3.2 目前我国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 3 国外资产管理状况考察 | 第25-38页 |
| 3.1 国外的资产管理主体 | 第25-27页 |
| 3.1.1 投资银行 | 第25-26页 |
| 3.1.2 投资顾问公司(投资基金机构) | 第26-27页 |
| 3.2 国外资产管理的发展规模 | 第27-28页 |
| 3.3 国外资产管理的形式 | 第28-33页 |
| 3.3.1 基金管理业务 | 第28-31页 |
| 3.3.2 理财顾问业务 | 第31-33页 |
| 3.4 国外资产管理的收益 | 第33-35页 |
| 3.4.1 对冲基金的收益 | 第33-35页 |
| 3.4.2 共同基金的投资收益流程 | 第35页 |
| 3.5 国外资产管理的监管及风险防范 | 第35-38页 |
| 3.5.1 国外资产管理的监管 | 第35-36页 |
| 3.5.2 对冲击金融市场的私募基金的风险防范 | 第36-38页 |
| 4 我国资产管理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方向展望 | 第38-47页 |
| 4.1 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模式 | 第38-41页 |
| 4.1.1 公募基金业务的创新 | 第38页 |
| 4.1.2 委托理财业务的规范发展 | 第38-40页 |
| 4.1.3 私募基金的合法化 | 第40-41页 |
| 4.2 资产管理主体发展模式 | 第41-45页 |
| 4.2.1 证券公司资产管理部 | 第41-42页 |
| 4.2.2 信托投资公司 | 第42-43页 |
| 4.2.3 私募基金机构 | 第43-45页 |
| 4.3 投资工具发展模式 | 第45页 |
| 4.4 我国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方向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