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论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

引 言第8-10页
第一章 隐私权的沿革以及蕴含之价值第10-27页
    第一节 隐私的产生和发展:从初民社会到现代--人性需求第10-13页
        一、 隐私的产生与发展第10-12页
        二、 隐私到隐私权的确立第12-13页
    第二节 有关隐私之“家族”第13-18页
        一、 独处的生活(To Be Alone)第14页
        二、 对个人接近的限制(Limited Access to the Self)第14-15页
        三、 秘密(secrecy)第15页
        四、 对个人信息的控制(Control Over Personal Information)第15-16页
        五、 亲密/亲昵关系(intimacy)第16-17页
        六、 对于学者学说的评价第17-18页
    第三节 隐私权概念的不确定性第18-20页
        一、 隐私权定义的困难性第18页
        二、 确定概念的法学方法第18-19页
        三、 本文尝试给出的定义第19-20页
    第四节 论隐私权中包涵的价值与其独立性第20-27页
        一、 从隐私权的立法史看其蕴含的价值第20-22页
        二、 隐私权价值的独立性第22-27页
第二章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第27-54页
    第一节 隐私权保护的现状第27-28页
        一、 隐私权保护的实践方式第27页
        二、 隐私权保护模式分析第27-28页
    第二节 交往规则与人格的构筑:从一般交往理论看隐私权的保护模式第28-30页
        一、 人格的构筑与社会交往第28-30页
        二、 隐私权的保护与社会礼仪规则第30页
    第三节 公序良俗原则对于隐私权保护的一般化意义第30-48页
        一、 公序良俗原则之意义与一般礼仪规则之关系第30-32页
        二、 隐私权保护的“宪法--民法”结构第32-33页
        三、 美国宪法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及借鉴意义第33-38页
        四、 民法中之侵权行为法对隐私权的保护与“公序良俗”原则第38-43页
        五、 对隐私权侵犯的违法性阻却第43-48页
    第四节 对于信息隐私权的保护:一个综合治理的模式第48-54页
        一、 对信息隐私权保护的特殊性及其意义第48-49页
        二、 “责任规则”与“财产规则”:民法领域对于信息隐私权的保护第49-52页
        三、 信息隐私权的外部保护第52-54页
结 论第54-55页
参考资料第55-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险投资项目管理研究
下一篇:我国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