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 本智能数据传输系统的技术特征 | 第10-11页 |
1.4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 第13-18页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13页 |
2.2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3-15页 |
2.2.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3-14页 |
2.2.2 监测终端硬件模块结构总体介绍 | 第14-15页 |
2.3 系统低功耗的总体设计 | 第15-17页 |
2.3.1 低功耗理论基础研究 | 第15-16页 |
2.3.2 系统实现低功耗的总体设计 | 第16-1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数据传输终端硬件设计 | 第18-31页 |
3.1 数据传输终端低功耗设计 | 第18-23页 |
3.1.1 低功耗数据传输终端优点 | 第18-19页 |
3.1.2 低功耗系统硬件选型设计 | 第19-20页 |
3.1.3 低功耗电源电路模块设计 | 第20-22页 |
3.1.4 基于电流传感器的多路采集单路转换的低功耗控制电路 | 第22-23页 |
3.2 多方式通信电路设计 | 第23-28页 |
3.2.1 RS232/485电路模块设计 | 第23-24页 |
3.2.2 GPRS通信接口电路模块设计 | 第24-26页 |
3.2.3 以太网电路模块设计 | 第26-28页 |
3.3 多通道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 第28-30页 |
3.3.1 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 | 第28-29页 |
3.3.2 脉冲信号输入电路设计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终端点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31-43页 |
4.1 终端软件整体框架介绍 | 第31-36页 |
4.1.1 μC/OS实时操作系统简介 | 第31-32页 |
4.1.2 μC/OS-Ⅱ工程架构 | 第32-33页 |
4.1.3 STM32的软件整体框架 | 第33-36页 |
4.2 STM32的GPRS程序设计 | 第36-38页 |
4.2.1 GPRS任务同步 | 第36-38页 |
4.3 监测数据质量优化方法设计 | 第38-41页 |
4.3.1 水资源监测中的不确定性数据问题分析 | 第38-39页 |
4.3.2 水位监测数据质量优化方法理论依据 | 第39-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系统实验测试研究 | 第43-61页 |
5.1 Visual Basic 6.0简介 | 第43页 |
5.2 终端设备功能测试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43-47页 |
5.2.1 Windows Sockets简介 | 第43-44页 |
5.2.2 功能测试总体设计 | 第44-47页 |
5.3 利用Bootloder程序,通过串口调试电路板 | 第47-51页 |
5.3.1 Bootloder的作用 | 第47-48页 |
5.3.2 利用Bootloder程序用串口调试电路板 | 第48-51页 |
5.4 数据传输系统实验平台的建立 | 第51-54页 |
5.4.1 系统平台通信原理 | 第52-53页 |
5.4.2 多串口转以太网通信测试 | 第53页 |
5.4.3 GPRS远程传输稳定性测试 | 第53-54页 |
5.5 终端电路板各模块电源和功耗测试 | 第54-60页 |
5.5.1 系统硬件工装测试平台介绍 | 第54-57页 |
5.5.2 数据终端电路板功耗测试 | 第57-6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 | 第64-71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