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硅、锗切割片的损伤层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5页
   ·硅、锗材料的应用现状及趋势第11-13页
   ·半导体硅、锗材料的性质第13-17页
     ·单晶硅、锗的晶体结构第13-15页
     ·单晶硅、锗的主要物理性质第15-16页
     ·单晶硅、锗的主要化学性质第16-17页
   ·半导体晶片的传统加工方式第17-21页
     ·晶片的传统制备工艺流程第17-18页
     ·半导体晶片切割工艺第18-21页
     ·硅片的腐蚀工艺第21页
   ·晶片加工工艺和切割损伤的研究现状第21-23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意义第23-25页
     ·研究意义第23页
     ·主要内容第23-25页
第2章 实验设计第25-32页
   ·表面损伤对单晶性能的影响第25页
   ·表面损伤层结构和表面粗糙度的测试仪器第25-29页
     ·微波光电导衰减仪第26-27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7页
     ·X 射线衍射仪第27-28页
     ·光学显微镜第28页
     ·原子力显微镜第28页
     ·表面形貌轮廓仪第28-29页
   ·实验过程第29-32页
     ·实验材料第29-30页
     ·实验方法第30页
     ·实验步骤第30-32页
第3章 内圆切割片的表面损伤研究第32-45页
   ·引言第32页
   ·实验部分第32-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43页
     ·表面损伤层结构分析第34-38页
       ·内圆切割硅片第34-36页
       ·内圆切割重掺锗片第36-38页
       ·内圆切割轻掺锗片第38页
     ·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分析第38-43页
       ·内圆切割硅片第38-40页
       ·内圆切割重掺锗片第40-42页
       ·内圆切割轻掺锗片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电火花线切割片的表面损伤研究第45-54页
   ·引言第45-46页
   ·实验部分第46-47页
   ·结果与讨论第47-52页
     ·表面损伤层结构分析第47-49页
       ·电火花线切割硅片第47-48页
       ·电火花线切割锗片第48-49页
     ·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分析第49-52页
       ·电火花线切割硅片第49-51页
       ·电火花线切割锗片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5章 多线切割片的表面损伤研究第54-61页
   ·引言第54页
   ·实验部分第54-56页
   ·结果与讨论第56-59页
     ·表面损伤层结构分析第56-57页
       ·多线切割低阻硅片第56页
       ·多线切割高阻硅片第56-57页
     ·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分析第57-59页
       ·多线切割低阻硅片第57-58页
       ·多线切割高阻硅片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6章 超声碱腐蚀法去除硅切片损伤层的研究第61-70页
   ·引言第61-62页
   ·实验部分第62页
   ·结果与讨论第62-68页
     ·单晶硅片表面粗糙度的研究第62-65页
       ·腐蚀温度的影响第62-63页
       ·NaOH 浓度的影响第63-65页
     ·超声腐蚀的重要作用第65-68页
       ·腐蚀速率分析第65-66页
       ·表面形貌和粗糙度分析第66-68页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7章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手性Salen-Co催化剂在不对称开环反应及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下一篇:低熔点PTT的合成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