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反歧视经验的启示--基于《一般同等对待法》实施效果的考察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 规范的效力与法律的效果 | 第9-11页 |
(一)规范的效力 | 第9页 |
(二)法律的效果 | 第9-11页 |
二 方法性前提 | 第11-13页 |
(一)法律的工具式理解 | 第11页 |
(二)法定目标的实现 | 第11页 |
(三)法律规范作为态度对象 | 第11-13页 |
三 《一般同等对待法》实施效果的分析路径 | 第13-17页 |
(一)德国《一般同等对待法》概览 | 第13-14页 |
(二)《反就业歧视法专家建议稿》概览 | 第14-15页 |
(三)分析思路及模型选取 | 第15-17页 |
四 目标阐述 | 第17-20页 |
(一)立法动机的不同 | 第17-18页 |
(二)文件本身宣称的目标 | 第18-20页 |
五 禁令遵守状况不佳的难题 | 第20-33页 |
(一)歧视禁令的实施效果评估 | 第20-23页 |
(二)遵守状况不佳的原因分析 | 第23-33页 |
六 权利主张的难题 | 第33-36页 |
(一)了解程度有限 | 第33页 |
(二)《一般同等对待法》两个显见的角色冲突 | 第33-34页 |
(三)《一般同等对待法》并未出现爆炸性诉讼 | 第34-36页 |
七 《一般同等对待法》的司法考量 | 第36-43页 |
(一)总体状况 | 第36页 |
(二)具体分析 以间接证据为视角 | 第36-43页 |
八 《一般同等对待法》对我国反歧视立法的启示 | 第43-47页 |
(一)歧视作为心理动因的法律规制难度 | 第43-44页 |
(二)对我国反歧视立法的具体建议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