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道路工况的透层油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层间结合力学计算的研究 | 第12页 |
1.2.2 层间处治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3 透层油质量控制标准研究 | 第13-15页 |
1.2.4 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路面透层应用状况调查分析 | 第19-31页 |
2.1 透层作用机理 | 第19-20页 |
2.2 常用透层油类型和经济性分析 | 第20-24页 |
2.2.1 国内常用几种透层油材料 | 第20-22页 |
2.2.2 透层油材料经济性调查分析 | 第22-24页 |
2.3 透层油处治效果调查分析 | 第24-29页 |
2.3.1 国内高速公路透层油应用状况调查 | 第24-28页 |
2.3.2 陕西省高速公路透层油应用状况调查 | 第28-29页 |
2.4 工程应用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路面基面层间受力状态研究 | 第31-60页 |
3.1 基面层间接触状态对路面受力响应的影响 | 第31-40页 |
3.1.1 力学分析模型确定 | 第31-32页 |
3.1.2 路面结构及计算点位的选择 | 第32-33页 |
3.1.3 基面层间接触状态对层间受力状态的影响 | 第33-39页 |
3.1.4 基面层间层间接触状态对路面寿命的影响 | 第39-40页 |
3.2 基于道路工况的基面层间工作状态研究 | 第40-53页 |
3.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0-42页 |
3.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2-53页 |
3.3 基于受力状态的道路工况分级 | 第53-58页 |
3.3.1 层间受力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分析 | 第53-54页 |
3.3.2 工况分级标准的确定 | 第54-5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透层油原材料技术指标研究 | 第60-70页 |
4.1 透层材料常规性能指标测试 | 第60-62页 |
4.2 透层材料关键指标研究 | 第62-69页 |
4.2.1 透层材料功能特性分析 | 第62-63页 |
4.2.2 渗透能力评价方法和指标 | 第63-65页 |
4.2.3 常温流动性评价方法和指标 | 第65-67页 |
4.2.4 粘结性能评价方法和指标 | 第67-6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透层油类型和用量选择标准研究 | 第70-93页 |
5.1 原材料组成 | 第70-72页 |
5.2 半刚性基层上透层油的渗透性能研究 | 第72-76页 |
5.2.1 煤油稀释沥青的渗透性能 | 第72-73页 |
5.2.2 乳化沥青的渗透性能 | 第73页 |
5.2.3 改性乳化沥青的渗透性能 | 第73-74页 |
5.2.4 高渗透乳化沥青的渗透性能 | 第74-75页 |
5.2.5 不同种类透层油渗透性能对比分析 | 第75-76页 |
5.3 半刚性基层上透层油的抗剪性能研究 | 第76-82页 |
5.3.1 煤油稀释沥青的抗剪性能 | 第77-78页 |
5.3.2 乳化沥青的抗剪性能 | 第78-79页 |
5.3.3 高渗透乳化沥青的抗剪性能 | 第79-80页 |
5.3.4 不同种类透层油抗剪性能对比分析 | 第80-81页 |
5.3.5 透层油最佳用量确定 | 第81-82页 |
5.4 透层材料抗疲劳剪切性能研究 | 第82-87页 |
5.4.1 剪切疲劳失效机理 | 第82-83页 |
5.4.2 剪切疲劳性能评价方法 | 第83-84页 |
5.4.3 剪切疲劳试验结果分析 | 第84-86页 |
5.4.4 剪切疲劳方程确定 | 第86-87页 |
5.5 基于工况分级的透层材料选择 | 第87-91页 |
5.5.1 透层材料性能排序 | 第87-88页 |
5.5.2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层间剪切性能研究 | 第88-90页 |
5.5.3 不同工况下的透层材料选择标准 | 第90-9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六章 透层施工质量标准研究 | 第93-113页 |
6.1 界面处理工艺及标准 | 第93-98页 |
6.1.1 界面处理工艺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93页 |
6.1.2 常用界面处理工艺介绍 | 第93-96页 |
6.1.3 不同界面处理方式研究 | 第96-98页 |
6.1.4 界面处理标准确定 | 第98页 |
6.2 透层施工关键控制参数 | 第98-105页 |
6.2.1 原材料关键指标标准 | 第98-102页 |
6.2.2 洒布量精度 | 第102-103页 |
6.2.3 最佳洒布时机 | 第103-104页 |
6.2.4 洒布速度控制 | 第104页 |
6.2.5 其他注意事项 | 第104-105页 |
6.3 透层处治效果检测方法 | 第105-109页 |
6.3.1 渗透深度的检测 | 第106-107页 |
6.3.2 层间抗剪强度的检测 | 第107-109页 |
6.4 透层质量控制合理标准研究 | 第109-111页 |
6.4.1 层间抗剪指标 | 第109-111页 |
6.4.2 表面渗透指标 | 第111页 |
6.4.3 基于道路工况的透层质量检测标准 | 第111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113-118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13-116页 |
创新点 | 第116-117页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1-122页 |
1、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21页 |
2、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所获专利 | 第121-122页 |
致谢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