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1-14页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新南井田项目开发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16-24页 |
2.1 煤炭行业宏观政策环境分析 | 第16-18页 |
2.1.1 国家层面首次提出帮助煤炭企业脱困 | 第16-17页 |
2.1.2 地方特色救市政策频出 | 第17页 |
2.1.3 上调进口关税和提高质检标准 | 第17-18页 |
2.2 煤炭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 第18-19页 |
2.2.1 国际煤炭市场供给充足 | 第18页 |
2.2.2 新能源产业飞速发展 | 第18页 |
2.2.3 世界范围内煤炭价格持续下跌 | 第18-19页 |
2.2.4 我国煤炭进出口差距进一步扩大 | 第19页 |
2.3 我国煤炭行业现状分析 | 第19-21页 |
2.3.1 煤炭需求增幅持续回落 | 第19-20页 |
2.3.2 经济效益出现大幅下滑 | 第20页 |
2.3.3 煤炭运输瓶颈长期存在 | 第20页 |
2.3.4 煤炭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 第20-21页 |
2.4 煤炭市场需求分析 | 第21-24页 |
2.4.1 受宏观形势等因素影响分析 | 第21-22页 |
2.4.2 煤炭供给呈现宽松局面 | 第22页 |
2.4.3 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增加企业压力 | 第22-24页 |
第3章 新南井田项目开发的内部环境分析 | 第24-37页 |
3.1 人力资源分析 | 第24-25页 |
3.2 投资评估 | 第25-27页 |
3.3 运营能力评估 | 第27-29页 |
3.4 井田自身条件 | 第29-33页 |
3.4.1 地理条件 | 第29-31页 |
3.4.2 煤源特性及储量 | 第31-32页 |
3.4.3 勘查程度 | 第32页 |
3.4.4 开采条件 | 第32-33页 |
3.5 井田周边条件 | 第33-37页 |
3.5.1 交通条件 | 第33-34页 |
3.5.2 周边经济基础 | 第34-35页 |
3.5.3 市场条件 | 第35-36页 |
3.5.4 生态及社会条件 | 第36-37页 |
第4章 新南井田项目开发的 SWOT 分析 | 第37-47页 |
4.1 新南井田项目开发的 SWOT 因素分析 | 第37-42页 |
4.1.1 新南井田项目开发的优势(Strengths) | 第37-38页 |
4.1.2 新南井田项目开发的劣势(Weakness) | 第38-39页 |
4.1.3 新南井田项目开发的机遇(Opportunities) | 第39-40页 |
4.1.4 新南井田项目开发的威胁(Threats) | 第40-42页 |
4.2 新南井田项目开发的 SWOT 矩阵模型构造 | 第42-47页 |
4.2.1 新南井田项目开发的最大优势与最大机遇组合(SO) | 第42-43页 |
4.2.2 新南井田项目开发的最大优势与最小威胁组合(ST) | 第43-44页 |
4.2.3 新南井田项目开发的最小劣势与最大机遇组合(WO) | 第44-45页 |
4.2.4 新南井田项目开发的最小劣势与最小威胁组合(WT) | 第45-47页 |
第5章 新南井田项目开发策略分析与方案选择 | 第47-57页 |
5.1 新南井田项目开发策略分析 | 第47-49页 |
5.1.1 项目定位策略 | 第47-48页 |
5.1.2 项目市场策略 | 第48页 |
5.1.3 项目定价策略 | 第48-49页 |
5.2 新南井田项目方案选择 | 第49-57页 |
5.2.1 新南井田项目开发方案概述 | 第49-51页 |
5.2.2 新南井田项目开发方案对比分析 | 第51-56页 |
5.2.3 方案选择 | 第56-5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57页 |
6.2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66页 |
附录 1 矿井劳动定员汇总表 | 第62-63页 |
附录 2 主要断层一览表 | 第63-64页 |
附录 3 煤层赋存一览表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