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史学理论论文--史学史论文--中国论文

郭沫若史学思想中几个问题的探讨--兼与国内外一些研究意见的商榷

Ⅰ、中文摘要第3-5页
Ⅱ、英文摘要第5页
Ⅲ、正文第7-54页
    前言第7-8页
    一、郭沫若史学生涯简述第8-13页
    二、郭沫若史学思想介评第13-40页
        (一)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非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批判和继承第13-19页
            1、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第13-17页
            2、对传统考据学的批判和吸收第17-19页
        (二)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开拓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第19-25页
            1、论证中国古代历史按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发展第19-21页
            2、论证社会变革的原因及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21-23页
            3、以辨证唯物论为指导开拓先秦思想史的研究第23-25页
        (三) 对历史人物评价标准的探讨第25-28页
            1、以“人民本位”为标准展开历史人物研究第25-26页
            2、对“人民本位”评价标准的深入和细化——从历史的发展中考察人物第26-28页
        (四) 对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史的探讨第28-32页
            1、充分肯定农民群众是封建社会革命斗争的重要力量第28-29页
            2、深入阐述农民战争的伟大功绩和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第29-31页
            3、正确评价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第31-32页
        (五) 对史料运用问题的探讨第32-35页
            1、肯定史料是历史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第32-33页
            2、论述对史料进行鉴别批判的意义和方法第33-34页
            3、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史料,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第34-35页
        (六) 对历史剧与史学的关系的探讨第35-40页
            1、历史科学需要艺术第35-36页
            2、艺术化了的历史可以为历史科学服务第36-40页
    三、郭沫若治史的主要特点第40-47页
        (一) 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时代感第40-42页
        (二) 勇于开拓和鲜明的原创色彩第42-44页
        (三) 不断的自我批评和自我完善第44-45页
        (四) 以唯物史观为主的多种研究法第45-46页
        (五) 文史并茂和情智交融第46-47页
    四、反思中的思考——当今郭沫若研究的基本特征以及对某些研究意见的商榷第47-53页
        (一) “反思”潮中的郭沫若研究第47-48页
        (二) 郭沫若史学研究的缺陷及其原因第48-50页
        (三) 对批评郭沫若史学思想的若干意见的批评和商榷第50-53页
    五、结语第53-54页
Ⅳ、注释第54-58页
Ⅴ、参考文献第58-61页
Ⅵ、后记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下产业融合研究--以海南省会经济圈为例
下一篇:天然橡胶良种补贴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海南和云南民营胶胶农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