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石油化工厂石油产品硫含量控制与转化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3页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2页 |
1.2.1 脱硫技术 | 第8-9页 |
1.2.2 硫含量测定 | 第9-11页 |
1.2.3 硫磺回收工艺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脱硫方法研究 | 第13-24页 |
2.1 加氢脱硫 | 第13页 |
2.2 非加氢脱硫 | 第13-17页 |
2.2.1 吸附脱硫 | 第13-14页 |
2.2.2 氧化脱硫技术 | 第14-15页 |
2.2.3 萃取脱硫技术 | 第15-16页 |
2.2.4 烷基化脱硫技术 | 第16页 |
2.2.5 生物脱硫技术 | 第16页 |
2.2.6 络合脱硫技术 | 第16-17页 |
2.3 脱硫影响因素 | 第17-23页 |
2.3.1 原料油的性质 | 第17-18页 |
2.3.2 工艺条件 | 第18-21页 |
2.3.3 选择催化活性较高的加氢精制催化剂 | 第21页 |
2.3.4 催化剂的合理匹配 | 第21-23页 |
2.4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延安石油化工厂汽柴油精制脱硫工艺 | 第24-37页 |
3.1 汽油精制技术方案选择 | 第24-30页 |
3.1.1 进料与脱硫反应 | 第24-27页 |
3.1.2 吸附剂再生 | 第27-29页 |
3.1.3 吸附剂循环 | 第29-30页 |
3.1.4 产品稳定 | 第30页 |
3.2 柴油精制技术方案选择 | 第30-34页 |
3.2.1 延安石化厂240万吨/年柴油加氢 | 第30-34页 |
3.3 影响评价 | 第34-37页 |
3.3.1 环境影响评价 | 第34-35页 |
3.3.2 科技进步影响评价 | 第35页 |
3.3.3 项目社会影响评价 | 第35-37页 |
第四章 硫含量测定方法的优选 | 第37-41页 |
4.1 燃灯法 | 第37页 |
4.2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 第37-38页 |
4.3 单波长X射线荧光光谱法 | 第38页 |
4.4 微库仑法(电量法) | 第38-39页 |
4.5 紫外荧光法 | 第39页 |
4.6 硫含量测定方法优选 | 第39-41页 |
第五章 硫磺回收工艺原理及应用 | 第41-46页 |
5.1 工艺原理 | 第41-42页 |
5.2 工艺流程 | 第42-44页 |
5.3 影响因素 | 第44-46页 |
第六章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0-51页 |